“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中秋又至,月圆日,微雨纷飞,漫天灰幕,虽未见那一轮,心中却格外温暖。有思念的蝶在翩然起舞,不禁想,分别与相聚都是生命的一瞬,只要在拥有的瞬间,曾经感动与珍惜,便已足够。谁也不能握住永恒,让时光倒流或是静止,且在生命存续的日子里,度人度己,修心成长,生命就能呈现令人心仪的程序,绽放一朵又一朵的璀璨。
细数过往中秋,当属我在初二的那一年最值得回望。那时,我们还住在三间平房里,平房就是中规中矩的结构,左右两侧是两间卧室,分称“东屋”和“西屋”。中间是厨房和灶台,那时的两个灶台已不再在生活在农村里用的大锅,而是两个缩小版的炉子,连着两个卧室的火炕。此时,爸爸妈妈都在矿区有了自己的工作,每到秋天,他们都会分发许多福利,各种水果,蚕蛹都成为家属院里美食,也是孩子们的最爱。因为每家都有菜窖,所以水果可以保存很久。这些福利也是我们中秋供桌上必备的佳品。
在我们的小院里,父亲还种了两株葡萄,每到中秋节,葡萄都熟了,紫里透红,酸甜可口。父亲就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一串串剪下来,留着中秋供月用。节日到来之前,我们再去准备一些常用水果,购置一些月饼,虽不似当下的月饼馅料齐全,却也不时地冲击着孩童时我们敏感的味蕾。
仲秋到来,父亲就把那张木制的老方桌拿到院外,对着空中明亮的那一轮圆月放好。把西瓜切成月牙的形状,盛放在碗里,端到桌子上,再把葡萄、苹果、月饼也摆上来。摆上酒杯、酒和碗筷,再燃上一柱香,我们一家人都围着方桌坐下,对月敬拜,许下心中的愿望。然后,把酒撒在地上,再取各色水果一些祭月,余下的,我们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那年,奶奶还在,我们一起拍照的画面清晰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团圆的欢笑声,穿透月色苍茫,是否也惊了吴刚和玉兔我不得而知,只是明白,那一刻深深在刻在脑海里,此去经年,依然清晰依旧。
时至今日,奶奶和父亲均已远行,而我们也都有了各自的家庭。青春易逝,时光不再,月依旧是那一轮,唯有月圆,人却不全。那丝丝缕缕的遗憾岂是几句文字可以表述清的呢?是啊,当然不能。思念浓时,便悄悄打开回忆的门,一路逆风前行,回顾过往的点点滴滴,又见亲人,再续团圆,却也能慰藉相思之苦。
告别青春,作别回忆,重回眼前的真实,只想对月诉说心语:带给人间无限美好与希冀的圆月啊,你们在诗人的笔下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浓情思乡,有“良夜清秋半,空庭皓月圆”的美好月色,有“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殷切希望,便只想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如此方能平息心海翻滚的波涛,继续行走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风雨,一路高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