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森·冯在他著写的《癌症密码》书中,回答了关于癌症的几个关键问题:癌症的特征有哪些?是什么导致了癌症?生活中有哪些致癌物?如何预防癌症?治愈癌症的希望在何处?非常实用。如果能够认真领会体悟践行,了解致癌和治癌的关键因素,应该就不会“谈癌色变”了。

关于癌症的治疗和预防
有些癌症早期筛查好,有些癌症早期筛查反而不好。
比如结肠癌、宫颈癌,只要你早期筛查出来,把癌组织切掉,问题就不大,癌症就有望被消除。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癌症遵循一个线性生长规律,它们都是从早期的一个不典型病变,慢慢长成一个小的息肉,最终才变成癌症。所有的肠癌都是从小的息肉开始的,而这个过程大概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只要你在这个期间把它的萌芽状态去除掉就可以了。
哪些些癌症早筛查了反而会有伤害呢?
就是那些转移非常快的癌症。因为有的癌症癌品好,有的癌症癌品不好,就跟人品一样。它在被你发现之前,已经早早地出现转移。对于这些癌品不好的癌,不是说早筛查完全没有一点帮助,但确实没有办法从根本上降低癌的晚期发病率。就算你发现了它,把它切掉了,但它也已经转移了。
比如,两个都是60岁的女性,她们在60岁时患上了乳腺癌,都是70岁去世。一个人通过提前筛查的手段,在61岁发现了乳腺癌,做了手术,术后化疗等;另外一个没有筛查,在65岁的时候自然发现乳腺癌,没有治疗,而是住到海南,修心养身。两个人都是70岁去世,早早筛查的那个人看似筛查后存活了9年,没有筛查的那个人发现病变后存活了5年。好像这4年是由于筛查的帮助,其实这是一个提前期偏差。她们在去世前这10年的生命质量是不一样的。
乳腺癌这种癌症,根本的问题还是取决于这个癌症本身的特质。对于癌品不好的癌症来说,你做的筛查对晚期的真正的死亡率没有明显的、实质性的帮助,并且它还容易带来一些负面的损伤。比如早早地把一侧的乳腺切掉,或者把甲状腺切掉,并且还有一些过度检查、过度治疗。
当然我们还是要听医生的建议。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癌症还是要除祛魅,不要那么害怕,太害怕的话反而不好,因为人的精神状态对身体的免疫力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保持良好的心态,摆脱对癌症的恐惧;由此养成好的生活方式,这是我们能做到的预防癌症的最有效的方法。
前面我们讲了,癌症跟饮食有很大关系,我们应该在饮食方面做些什么呢?
要进行热量的限制。不要吃太多。如果实在做不到,我们起码能做到的是限制那些能够快速提升、刺激我们胰岛素分泌的食物,主要就是精米和精面,精制碳水要小心。
不要喝过甜的饮料。好多人早上起来喜欢喝一杯罐装咖啡,罐装咖啡都特别甜,打开一喝,血糖就升高了。这叫“血糖过山车”。
在生活中,没有什么你吃了就一定防癌的,但是,你不吃什么能够更好地防治癌症,远离这些致癌因素是最重要的。比如少在烟雾笼罩下去聊天谈事。
接下来聊一聊免疫疗法。古埃及时,一个女王得了乳腺癌,然后那个医生没有别的办法,他在那个癌症发病的旁边划了一刀,让那个伤口感染,结果慢慢地把癌症治好了。
这其实就是免疫疗法,让你的身体发生感染,刺激你内部免疫力的提升,然后治疗癌症。
这是因为癌症本质上就是癌细胞逃脱了免疫细胞的监控,所以用这种比较古老的、原始的感染方法,这也是外源性地刺激我们的免疫细胞,让它的活性更强。
CAR-T的治疗方式。把人体的免疫细胞提取出来,就跟种疫苗一样,让T细胞上携带抗原以后,再输回体内。有了抗原加持的T细胞,就会像精准制导的导航导弹一样,专门针对这种癌细胞进行杀灭。这就是免疫治疗,就是激发我们体内的免疫力去攻击癌症。
还有一种适应性治疗。适应性治疗也是一种很颠覆传统治疗的方式。因为以前任何的方法,手术也好,化疗、放疗也好,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把癌细胞杀死。包括化疗药物用的都是最大的耐受量,就是在不导致患者死亡的情况下用最大量。但是结果呢?
比如有十亿只蝗虫,你用了最强的敌敌畏杀灭了99.9%,但是总有一百万只留下来了。由于其他的竞争者没有了,这一百万只蝗虫快速地繁衍,最后得到的是新的十亿只更强大的蝗虫。
既然不能通过治疗-杀死的模式去做,那不如跟癌症形成一个平衡状态,达到治疗和遏制的效果。所以就出现了另一种化疗方案:只在癌症出现症状、影响健康的时候,适度地去进行化疗。
结果呢?哪怕只是用了一半的化疗药物、一半的化疗剂量,可以使人生存率提高64%。相当于以前是完全消灭,现在是共存。这个词目前在医学领域特别时髦,叫作带瘤生存,没有必要你死我活。
免疫治疗也有它的瓶颈。它现在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很多免疫治疗的药物还没有完全地研发出来;再就是价格过于昂贵,一个疗程的治疗大概要上百万的费用,这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但是好消息是“所有的这些科学成果的价格都会呈指数级下降”。
谈到癌症,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但是你对它了解得越多,内心可能会更淡定一点,不是稀里糊涂的谈癌色变。
很多人得了癌症以后,最沮丧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为什么得癌症?我这么善良,我从没有做过坏事,老天对我这么不公平。”他认为得癌症跟道德有关,其实是否得癌症更多的是跟“你的生活方式、你的压力状态、你的睡眠质量、你的饮食习惯、你是不是运动锻炼”等这些东西息息相关。
生活方式在癌症这种病里起到的作用远超过大家的想象,有一句话叫作“基因负责上膛,环境扣动扳机”。
哪怕是一个同卵双生的双胞胎,由于生活方式不同,一个人可能会患有乳腺癌,另一个人一辈子都没事。
世界上总有一部分东西我们没有办法决定,有一部分我们是可以决定的。我们能做好我们能够掌控的部分,无论最后是什么样的结果,心里都不要有太大的遗憾和恐惧。(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