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的宗教色彩,原来儒生的职业是通过祭祀来传达上天的旨意,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统治者的天命来源于神秘世界。儒生是用来解释统治者的合法性,到了孔子这里提出,对统治者合法性的“天命”应该来自于道德心灵秩序。
周公:道德表率,协助周武王建立周朝,将皇位和平让度给周成王。建立宗法制、分封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井田制。奠定了中国基本的道德和社会制度。
天命常变,有德居之。
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从形而上学的宗教色彩到人文理性的心灵自觉)
仁:道德心灵秩序,道德规范的内在自觉。
礼:社会政治秩序的准则。
对于君子的定义,孔子之前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源于身份的概念。而到了孔子这里之后,君子和小人是根据道德来定义的。
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仁。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神圣的使命,给周礼这个行将崩溃的秩序,找到新的内在动力,这就是仁。每个人都具有仁的道德自觉,才能自发地实践礼。孔子提出的仁,就是中华文明突破的一个重要标志。文明的突破,不仅需要孔子这样的先知,还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让这些先知和思想可以诞生和发展。孔子开创了学在民间的传统,拥有了一大批学生,最终形成了儒家这个思想流派。
孟子:当时的社会秩序,因为对中法制度中宗教色彩的怀疑,已经出现了所谓礼崩乐坏的情况,宗教性已经无法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当时的儒家就提出了以道德秩序来代替宗教性。
用仁义礼智,用道德力量来代替人们对宗教的敬畏性,孟子的思想在当时太过理想化,战国时期没有一个君王会用他的这套理论,因为相对于法家的富国强兵才更加现实。在战国的乱世,孟子的这套思想太不实用。
荀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理。人有七情六欲,而道德来源于人的理性。与孟子的道德起源于善有根本不同。孟子推崇的是德治,荀子强调的是礼治。
作为文明社会规则的礼,有三个不同的含义:第一是社会礼仪,第二是行为准则,第三是君子气质。
先说社会礼仪。你可能会想,礼仪不就是形式吗?形式太虚,玩点实实在在的不好吗?但儒家不这么看。儒家认为,礼仪不只是形式,它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比如祭祀,表达的是一种共同的情感。一个家庭,一个群体,甚至民族和国家,如果要有凝聚力,最要紧的是要有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情感一定需要有一套固定的仪式来表达。为什么后代要祭祀祖宗?为什么两国足球比赛,开赛之前要升国旗、唱国歌?都是要通过礼仪强调集体的认同嘛。你我之间不是仅仅只有利益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分享着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历史和共同的文化。你与我,还有更多同样的分享者,形成了有共同情感的“我们”。
再来说行为准则。规矩总是束缚人的,但却会让你表现适度,既有一定的自由,又不至于过分。儒家说,恭顺、谨慎、勇敢、直爽虽然都是美德,假如没有礼的规范,都会变味,成为缺点。恭顺而不知礼,就只是白白劳累;谨慎而不知礼,那只是懦弱;勇敢而不知礼,就变成了鲁莽;直爽而不知礼,一定会得罪人。所以,美德与缺点,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过分与不足一样,都害死人。好的美德,都是有尺度的,不走极端,讲究分寸感。这个尺度和分寸,就是儒家的礼,是一套行为准则。
最后,礼还是一种君子气质,就是彬彬有礼。当你熟悉了文化的礼仪、行为规则,烂熟于胸,外在的形式就内化为你不自觉的气质,礼仪人格化了。你举手投足、言语谈吐之间,都会流露出一种有教养的仪态。
董仲舒:把比较理性的儒学变成了政治神学,对于人们的心灵秩序,用阴阳五行理论,加重了形而上学的宗教色彩。用三纲学说来构建社会政治秩序。越来越具有神秘的政治色彩,所以在魏晋南北朝之后,儒学受到了佛教的冲击。
朱熹: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程颢。送理学家张载: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信,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是自然规律,人的一般欲望,人欲是指奢靡之欲,需要灭除。天理是指抽象世界的绝对真理,从天人合一的对外寻求到了向自己的内心寻求。南宋以后理学成为官方思想。
王阳明:理学一旦官方化,它的命运就由不得朱熹了,就变得越来越保守了。在朱熹那里,人欲指的还是过度的贪欲。但在现实的纲常名教秩序当中,理学就成为一种压抑人性的僵化意识形态,连并不过度的正常人欲也变得不可容忍了。
理学认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天理的世界,另一个是具体的人心的世界。但心学却说:不对,世界只有一个,心就是理,我心即世界!
心学逐渐放大道德心灵秩序,个人的位置越来越突出。到五四,终于冲垮了外在纲常名教的束缚。所以在我看来,孔家店被打倒不仅是西方文明外力的冲撞,其实也是儒学自身演变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