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讲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我家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因为贪玩,不好好写作业。我坐在他对面耐心的给他讲了一大堆要好好学习的道理,结果他一脸茫然的看着我,气得我声音陡增8个分贝。我把他拽起来,真想揍他的小屁股,他被我的举动吓哭了。我压住火气问他:“我说的,你听明白了吗?”他小声回答:“听明白了!”我又问:“听明白什么了,你给我说说?”他一边抽泣,一边胆怯地说:“我也不知道!”这回答,真给我气乐了!合着这半天我是白做功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给孩子讲大道理、对孩子发脾气的行为其实是在给自己焦虑的情绪找出口,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
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最无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
可这三种方法恰恰是家长朋友们驾轻就熟的教育方法。
你看:1.孩子犯错误了,家长肯定要先摆事实、讲道理,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2.当你对着孩子自顾自的说得口干舌燥,可他仍然一脸茫然,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你声音的分贝不断升高,开始对他指责、批评,最后情绪上升到冲孩子发脾气。
孩子年龄小,会被你的脾气吓哭;而年龄大些的孩子则会用顶嘴或沉默、死死盯着你看的方式来表达他的反抗与不满。结果就是“讲道理在这个时候对他们无效!”
3.万般无奈之下,家长只好改变策略,采用迂回战术——刻意感动。
“爸爸妈妈这么做,不都是为了你吗?……”
“好吃好喝的都紧着你,爸爸妈妈容易吗?……”
类似这样的话,很多孩子都听过,我相信当时一定会有孩子被感动得泪流满面,甚至会抱着妈妈大哭,但事后怎样了呢?
“刻意感动”这个方法也许用一次、两次还可以,但用多了就好像“狼来了”的故事。这样的“感动”多了,非但不会打动孩子的心,反而会令他对你产生厌烦的情绪,心里会想或直接说出来:“又来了”。而对于心思较重的孩子则会增加他的心理负罪感。
这样看来,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确实不能称为有用的教育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