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评价是,变法不可能成功,一是时代局限,在封建社会的变法,根本目的还是维护皇权,不是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二是党争严重,同朝官员不能齐心协力,一马三驱,改革阻力大;三是神宗皇帝对变法的决心不够强,遇到阻力甚至有妥协之意。
王安石这个人,生性廉洁正直,生活简朴,据史料记载,他很少洗澡,甚至神宗皇帝都看到过他胡子上有虱子在爬,惹得神宗皇帝哈哈大笑。吃饭都在想事情,只吃面前的那一盘,把精力都放在变法之上。王安石不好美色,从不纳妾,有人赠与他美女,他让美女嫁人,可以说王安石是很尊重女性的。
与王安石同朝的保守派人物司马光、苏轼等也是刚直不阿、为官清廉的人。神宗皇帝更是一位想要变法图强,有所作为的皇帝。综上所述,不管是坚持变法一派,还是反对变法一派的主导人物出发点看起来没问题。
都是出于好的出发点,但是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意见?为什么有人支持变法,有人反对变法?我觉得这个和他们政治立场、所接受的思想和人生观有关。王安石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元气) ,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道”分化出来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构成的,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的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同时,他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而不是静止不动的。他还提出“新故相除”的辩证观点,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并用这一观点来考察当时社会人心变化问题,阐明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作为他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
司马光这个人以道德著称于世,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学思想。但我觉得司马光也是个拗得要死的人,王安石搞变法,人家出台一项措施他不管青红皂白就一字“反”,王安石退位,他任宰相时,一股脑把王安石变法统统废止,王安石得知青苗法也被废止后唏嘘不已,没过多久,王安石就病死了。司马光就不能坐下来和王安石一起商量商量变法吗?既然神宗皇帝都支持变法,他就不能和皇帝、王安石等人一条心搞变法吗?答案是否定的,他坚持的思想是传统儒家思想,“祖宗之法不可变”,以及他的政治利益集团不允许他这么做。
苏轼这个人则不然,他是觉得对百姓有益的改革措施是可以实行的,在他任黄州、儋州、密州等地方官期间,深入百姓,比较了解新法的弊端,比如青苗法,就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把常平仓里的粮食以较低的利息贷给贫民,等到秋收的时候通过加税收回本息。青苗法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根本没法执行,因为官府根本不敢把钱贷给真正的贫民,苏轼曾多次上书朝廷陈诉新法弊端。甚至有地方小官给神宗献灾荒图,然而,王安石就是太执拗,不听也不改,一概认为是反对派污蔑新法所致。我倒是觉得苏轼挺实用派的,苏轼不会拗到底,在他阅历年龄增长后,他甚至支持某些变法举措了,要是换苏轼来主持变法会不会稳妥一些呢?
关于开源还是节流方面,司马光和王安石之间是持不同的态度,司马光认为朝廷本来就没有钱,提倡节流。而王安石却认为朝廷没钱就应该开源挣钱,于是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两人的见解都有道理,那我觉得可以既要开源,也要节流,该省钱的地方省点钱,该刺激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地方就多开点源不就好了。
我觉得青苗法,保甲法这些政策本来就是挺好的政策,但是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贪官污吏借机敛财暴政,结果就是民众深受更严重的迫害。还有就是在落实变法的过程中,底下的人过度的劳累百姓,据史料记载,百姓隔三差五就被召集开会,严重影响百姓的生产生活。说白了就是落实不利导致变法不能很好施行。
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一开始就错了。封建社会的矛盾封建社会本身根本无法解决,只有更先进的理论才可以。还有就是变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皇权,而不是真正的为百姓服务,为老百姓谋取利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