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诗词古体新风国学与传统文化
第十四讲:从雅化到俗化,词的前传 | 学诗班讲稿

第十四讲:从雅化到俗化,词的前传 | 学诗班讲稿

作者: 费蜡斋 | 来源:发表于2018-02-27 10:52 被阅读426次

    新来的朋友比较多,建议你们关注一下【旁社诗词班讲稿】简书专题。

    看看以前的讲稿。

    这个群呢,主要是瞎聊,偶尔讲讲课。建群以来,前面讲的是诗的写作。介绍了常见的几种诗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一共十三讲了,新来的朋友,抓紧补课。

    本来是打算接着讲诗的衍变过程呢,后来大家提醒先讲讲词的写作,群里专门写词的也有好多位。

    那么,从今天开始,就讲词的写作。

    关于词的写作,我想这样。年前布置了作业的,让大家根据我画的词人年表来预习他们的作品。为的是大家有个感性认识,我可以讲得稍微深入点。

    这个年表,在座的可以先看一下。我这次讲词,想从词的产生、演变过程来讲,这样的话,大家就会对词怎么写,有深刻的理解。

    知道怎么产生的,就知道词的特点,与诗的不同。

    知道词怎么衍进的,就知道词的不同风格,写作上也就好把握。

    先看看年表,这些主要词人,我都会讲到。

    这么说吧,大家树立一个观念,一定要牢牢树立这个观念。

    什么观念呢?

    就是诗一开始就是用来演唱的,词也是用来演唱的。

    关于诗的歌唱,我们前面提到过。关于词的演唱,我们今天正式说。这个“演唱”的认识,能解决词的好多问题,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一点。

    词,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这个问题,学术界说法不同,想必大家也有所了解。即便是教科书,其实说得也比较含糊。

    上世纪末,从敦煌发掘了一批曲子词,实际上就能对词的产生,以及产生之初的样貌给出很好的解释。

    词,一般来说,从我们看到的形式,最大的特点是曲谱固定,也就是在音乐固定的情况下,改变歌词。这些歌词,就是我们说的“词”。

    这看起来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以此来定义词,以此来追究,只要是“填词”的方式产生的诗体,就可以叫“词”的话,那么词的溯源就会很久远了。

    至少可以推及汉代的乐府。汉乐府,其实就是采集民歌,或者根据文人的创作,由皇家的乐师来配乐,以供歌唱之用。

    曲子一旦谱就,就会有人换新词来演唱。也就是曲子不变,然后换着花样地“填词”。

    这种风尚,到了汉末曹操时期还是如此。后来乐府诗才逐渐脱离音乐,而成为一种纯文字的文体。

    那么,那时候给乐府“填词”的作品,能不能算作词的起源呢?

    恐怕还不能。

    为什么不能,因为这种方式和后来的“词”的填词,显然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比如说,乐府时代的填词,歌词的随意性很大,曲子可以略作调整,并不影响演唱。

    而我们所熟知的词,就是曲子非常严格、固定,填词的字数、平仄、韵脚,都丝毫不能乱。

    这种新的形式,才算“词”。

    那么,这种“词”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是怎么出现的呢?

    这就用得到刚才说的观念,就是诗和词最初都是歌词。

    大家知道,汉代之前的人写诗,就是用来歌舞演唱之用的,除去屈原宋玉的《楚辞》里面有一部分是不唱的。

    那时候的音乐,是从《诗经》时代延续下来的音乐,后来为何新兴的音乐有所区别,就称为“雅乐”。雅乐的特点,是曲调严正,音乐庄重。

    所以,我们看到的歌词,都比较整饬,诗经差不多都是四言的,汉乐府呢又是五言为主。

    从四言到五言的发展,其实是音乐发展的结果。

    汉代是大一统的国度,少数民族的音乐就传入中原,改变了音乐的形式。这些新的音乐,比“雅乐”要灵活,所以四言无法满足,就出现了五言诗。

    到了六朝时期,民族的融合就更不得了,少数民族,边境方外的音乐传入,再次改变音乐形式。这时候产生的新音乐,就是“清乐”,即“清商乐”。

    清乐和雅乐并行,而清乐更受民间喜爱。

    乐调越灵活,就越便于用来唱更多音节的句子。所以我们看到,与清乐相配合的歌词,就出现了七言的新体式,五七杂言就更多。

    诗歌体式的变化,与音乐的发展关系就是这么密切。

    后来,尤其到了隋唐,清乐进入宫廷,在高层与雅乐分庭抗礼。在底层社会呢,以清乐为主。

    不仅如此,还出现了十大地方音乐,都引入中原地区,与汉民族的音乐高度融合。这是唐代文化融合的一个方面。

    这十大地方音乐,其实就是后来称谓的“胡乐”,对汉民族的音乐影响最大的是敦煌和轮台两支音乐形式,这是甘肃和新疆的音乐。

    这种加入胡乐的新音乐,在民间很快流行,并也很快得到高层士大夫的喜爱。

    尤其这些士大夫,在宴会的时候,多用这种新音乐为舞蹈的舞曲。于是,这种新音乐,被称为“燕乐”,或“宴乐”。燕、宴,都是“宴会”的意思。

    燕乐的特点是,旋律更加复杂多变,灵活多样。

    唐代那种七言、五言的近体诗,已经无法配合燕乐的演唱。

    怎么办呢?士大夫文人们就把七言的诗,尤其绝句,加一些衬字,以配合音乐。

    民间的歌女,也用这种方法。比如唱凉州词什么的,就不完全按七言来唱了。

    这些加字,开始是加虚字。相当于大鼓书里面的“这个”、“那个”、“怎么”等等。

    后来呢,就加一些实词,相当于原诗的补充、阐述,就像是注解一样。当然也合辙押韵,便于演唱。

    再后来,干脆在创作之初,就不按整饬的七言形式了,而是直接按着音乐的节奏,来写长短句。

    这个时候出现的歌词,才真正成为我们现在理解的“词”。

    大家可以看看,这和乐府诗的“填词”,是有很大不同的。

    民间这种玩法很多,尤其在中晚唐时期。渐渐地,文人士大夫也开始写歌词。

    士大夫为什么要写歌词啊?因为他们嫌民间的小调歌词不雅致,不便于在自己的宴会上演唱。

    他们写的歌词,就比较雅致精美,语言、意境都很讲究了。

    像白居易的《忆江南》,大家初中都学过的。

    白居易写的《忆江南》,和民间的小词是不同的。在敦煌发掘的民间曲子词,就没这么高雅。并且作者的身份也很复杂,多是底层人物。

    大家要注意,在中晚唐时期,词的雅俗发生了一次变化。

    这次变化的特点是,文人士大夫主动地抛弃民间的“俗”,而追去自己的“雅”。所以,我们看到中唐时期的词,都比较有文人气。

    尽管如此,实际上我们从白居易的《忆江南》也能看出民间的色彩。至少,这些官员是模拟民间人士的口气来写,甚至是模拟女子口气来写。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白居易不以自己的口吻来写?

    因为,大家不要忘记我的提醒。词,是用来演唱的。谁演唱呢?是歌女。

    也就是说,文人们一开始创作词,就是代替歌女来写歌词,那必然以歌女的口气来写。

    这种情况,延续时间不长,就到了温庭筠、韦庄时期,也就是晚唐时期。

    晚唐时期的词,再次发生了一次“雅俗”的变化。

    温庭筠时期词的雅俗变化特点,正好与白居易时期相反。

    晚唐词是从雅向俗变化。

    我们看到,至少白居易还写景物,表达心情。而且中唐时期的词,在题材上也非常广泛。而到了晚唐,词的内容、题材、情感,就完全歌女化,成为题材狭隘的一种文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因为晚唐的社会风气、社会情绪,其实是不再高昂,甚至有点低沉。

    一旦社会风气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自然就会出现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隐居情绪,一种趋势是及时行乐。

    词的歌女化,是及时行乐这种社会心理的体现。

    既然是歌女来演唱,又是在歌厅演唱,自然就不适合国际歌、国歌这样的音乐,于是男欢女爱就成为主题。并且,以描写女性容貌、服饰、仪态、心理为主。

    这个时期词的变化,实际上成为词这种诗体的最初的基因。

    后世词的所有变化,以及引起的所有争论,都与晚唐和五代词的这种基因有极大关系,甚至是根本原因之所在。

    五代的词,当时有两个词的创作中心。

    一个是西蜀词,是以韦庄为主力的花间派。这一派延续的是晚唐的风格,继续歌女化。

    另一个中心是南唐词,以二李和冯延巳君臣为主,这一派的词,比西蜀词高雅一些,写的多是个人的哀愁,实际上很大程度超出了男女之情、怀春伤时那种主题。

    尤其南唐后期,亡国前后,南唐词的格调内容出现了更高的提升,从为歌女填词演唱,演变成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一点,被视为词的衍进史上最最重要的一件事。

    大家能不能理解?南唐词的价值在于,文人的创作,从“代言体”向“自言体”转变了。

    以前是为别人写歌词,抒发别人的情感即可,是宴会娱乐之用。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不一定要歌女唱了,即便给歌女唱,也是抒发自己的情感,不再仅仅是娱乐写着玩,而有了个人的寄托。

    这个变化,使得词有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学体裁。

    但是,我们仍然要认识坚定,这个时候,词依然是“音乐文学”,就是歌词。

    歌词嘛,大家在酒店卡了OK一下,低俗一点也无所谓嘛,那么严肃多没意思是不是?

    这种对词的认识,是根深蒂固的。

    一直到了宋初,士大夫们对词的看法,仍是如此。

    比如欧阳修,就写词。但他写的依然有明显的代言体的色彩。

    如果你以前还疑惑,范仲淹、欧阳修这样高大、正经的人物,怎么写一些女子声气的东西呢?现在就不用疑惑了。

    因为,那本来就是替歌女写的嘛。

    既然是替歌女写的,那就不是正经文学。于是,欧阳修整理自己的文集,是绝对不把词收录进去的。包括后来的苏东坡,也是把词另外列一个集子。

    甚至另一个角度看,欧阳修不是宋初诗文革新的领袖吗?把诗和文的风格都弄雅正了,可为什么对词不管不顾,不革新呢?

    因为在他们看来,词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玩乐用的,管他干嘛。

    从柳永,也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来。

    柳永是个官二代,相当于现在副部长的公子。但是他特别喜欢填词,和歌女关系很好,写了很多歌词。

    他的歌词写得好,当时的名气比现在的方文山、刘欢名气都不小。

    皇上也喜欢他的歌词,派人搜集成册,让歌舞团演唱。

    但是,看到官员们的保送名单上有“柳三变”,马上就不高兴,说写这么低俗的东西的人,这么能当国家公务员呢?

    对词又喜欢,又看不起,这是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普遍心理。

    所以,我们现在说起写词,你怎么写?

    你写的词,是干什么用的?

    现在已经不用来演唱了,也不用代言了,而成为一种和诗一样的文体。

    这种变化是怎么来的?这个变化真是太曲折了,太不容易了。

    并且直到明清,依然不能把词视为正统。

    那么,欧阳修之后的词,又出现了哪些变化,才发展到现在的样貌呢?

    这个复杂的过程,我们下次再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四讲:从雅化到俗化,词的前传 | 学诗班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yp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