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各处都在给大家灌输一个理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但对我而言,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至少,我在这十六年的创作路程里,还从未感受到"努力就会有回报"的滋味。
我在各个平台的创作之路走的可算是一路坎坷。先拿简书举例,刚开始,我是一个写生活的,但是来看的人寥寥无几。四五十的阅读量,还有一大半的简书系统自己加的。点赞?想都别想啦我!
在那段时光里,我写下了六七十篇文章,除开我自己的自赞,一共才三个点赞量。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质量太低吗?每一篇文章都有七八百字,我想可能低了一点,但是点赞量到现在这个样子实在让我感觉到非常的气愤。
镇定思痛,我打算暂退简书,到某一个视频平台上去谋求发展。这时的我就像大家一样,想着什么只要好好坚持做视频,就一定能有一些成就。但事实告诉我,我太天真了。
去年底,我发布了一支剪了五天的视频——人类探月史。眼睁睁看着别人做的"人类探火史"火起来的我压根就不担心这个视频会低于1000播放量,说不定凭着这个视频,我会拥有一百个粉丝的基底,为将来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底。
但是事实毫不客气的抽了我一个大嘴巴子,那支视频,便非常快的凉了下来,六十个播放量、零个粉丝、一个点赞,这样的数据让我再次怀疑人生。
接着,我又制作了"2021中国航天发射计划"、"中国火箭混剪"等视频,无一例外全都凉掉。然后我试着转换创作类型,花了七个小时做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支鬼畜视频。视频发布后半个小时,便有了66个播放量,把我高兴坏了,但谁知,它的播放量最后也就止步在70上。
接着我又尝试做一些教程视频,题材都是我精心挑选的,类似"如何让你的照片动起来"、"如何使用人工智能网站解决作曲的烦恼"等,但是这些视频也是我一例外,全部都凉了,其中最高的播放量不过才67个。
之后我做的视频播放量也是相当惨淡,蹭热度也总是总是失败的,偶然有一次我做的一个关于山东话视频莫名火了,我收获到了近万的播放量以及三个粉丝,但是那个视频也引来了不少网络喷子。之后便再也没有这样的好事了,把我跟别人对比,结果大概是这样。
别人:17天后,我收获到了第一个播放量过万的视频,之后的播放量基本都超过一万。
我:387天后,我收获到了第一个播放量过万的视频,之后使用的视频加起来的播放量都没有它的十分之一。
是的,之后,我涉足过各大分区,揣测观众的种种思想,但全部凉掉,一年过后的程度就是:我一年来做的视频的播放量还没有别人的点赞量多。
我不得不放弃在那里的继续创作,回到简书。但是依然艰难重重。我作为一个写技术文章的,仍然蜷缩在技术区的小角落里瑟瑟发抖。今年七月,我打算搞个大的,跟叶子合作了一个项目,做出了"简书信息可视化工具",这个东西是我学编程以来做出的质量最高的东西,并且这是一个全部图形化,完全面向大众的东西,结果呢?阅读量没有人家单篇文章的获钻量高。
再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终没有守住我们的初心(“开源、开放、共享”),第一次做起了付费软件,接着便创下了销售量零套的"辉煌"业绩。八月,我们的小工作室在一个寂静的角落解解体了,它在逆境中而生,又在逆境中而亡。虽然这确实是它最好的归宿,但是亲眼看着工作室解体再怎么说也是一件悲痛的事情。带着这种情绪,我在简书发文并深表悲痛与遗憾。这篇文章没有迎来任何回音,依然冷冷清清。我们就这样解体了。
其实纵观我现在的文章,似乎还总有几个点赞量,这还都是朋友的关系。如果我没有这些朋友,现在的景况也许依然凄凄惨惨戚戚,零个点赞零个获钻而已。在这里也衷心的感谢一下我的朋友们,或许我今生今世都不会再简书继续下去。
我是一个亲眼见着比我晚入简书半年的一个朋友各项指标迅速超过我的人,虽然嘴上说着祝贺,但是内心那种痛苦之情无以言表。
在投稿方面亦是如此,我万万没有想到,我的这篇文章,竟然投稿失败了。思来想去,我的文章似乎没有多少不妥的地方,唯一的一点就是我写了一下我的简书的艰难历程,莫非简书官方不认可吗?这就比较好玩了,我即使失败了但仍然不被认可,大家可以自己想想这意味着什么。
接下来,我只能说我会尽力。因为学业等因素,我只能保证每个月至少一篇文。虽然我目前是一个失败的人,但我仍希望能见到明日的太阳。如无特殊情况,我想我应该不会放弃,慢慢的走下去,每一步都是美丽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