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救赎和超越

如何救赎和超越

作者: 小苹果树 | 来源:发表于2021-10-25 09:04 被阅读0次
    网络照片

    如何救赎和超越

    带着小记者到洗砚池边参观。粗略重读了一遍《兰亭集序》。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王羲之在这篇文章当中,提出了一个生死问题,对于如何度过此生有了明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如何超越死亡, 确实没有深入思考,只是发出了一种沉重的感慨,不得不说有些遗憾。

    钱钟书先生说《兰亭集序》有些累赘拖沓,我觉得,虽然王羲之提出了一种终极的关怀,似乎还是没有办法。

    王鼎钧先生在《〔古文观止〕化读》一书当中解读此文时也指出,“王羲之认为人生是个悲剧,悲剧的人物自己知道结局,人要一步一步走下去,不能脱身 观众知道剧中人的结局 只能眼睁睁的看下去,帮不上忙,《红楼梦》一开始就把许多人的命运唱出来画出来 所以红楼是个大悲剧 。王羲之能够享受人生,看得开,但事后总是很失落,很无奈,因而没有最后救赎, 饮酒、享乐、作诗只是阶段性的救赎。”

    王羲之曾经多次临写《黄庭经》,对于道家的思想应该有所思考。从这篇文章来看,或者道家无法救赎王羲之,又或者王羲之没有接受道家的超越之思。

    有意思的是,王鼎钧先生和史铁生先生都信仰基督教,可能唯有从坚定的信仰中才可以获得救赎和超越。

    杜宗汾老师说,老庄对生死的认识,往好里说可称潇洒、洒脱,往坏里说就是轻浮,不严肃。王羲之显然不赞同。当人"暂得于己”时"快然自足""所之既倦"后,便怅然若失;"俯仰之间"的得失,尚且使人"兴怀",何况生死呢?所以他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殤为妄作”。这是对庄子的严厉批评。他显然是赞成儒家的观点的。"死生亦大矣"是《庄子.德充符》中孔子之言。至于要王羲之指出救赎之路,那实在是太过份了。那是佛与上帝的事情。不过也只有教徒才相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救赎和超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dj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