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朋友圈里也是一片万马奔腾,喧嚣不止。有人选择辞职杀入创业大军,有人不小心职场中招,赫然上了公司裁员名单,就连著名的创业明星——罗永浩也因为资金链的问题陷入生死未卜的困境。
只是,这万家灯火,各有各的哀愁,我们只需低下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为止。
近日一直在整理办公室的物品,准备搬离自公司创立以来,“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的大办公室,换一个小一点租金也相对便宜的小办公室,抱团取暖度寒冬。
在收拾整理的过程中,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置办的家具,让自己曾经的员工毁的毁,伤得伤,心中有几分心疼,不是因为在意这份损失,而是作为公共财产,在别人眼里的不爱护和不珍惜,与自己拼命维护和替人着想的心境反差有些强烈。
椅子因为不良坐姿,整个体重负重下导致椅背被生生压断,键盘抽屉因为反复大力向外拉导致滑轨卡住,抽屉断裂,还有其他“漫不经心”、“无心插柳”之作。
职场15年,做到一家外资公关公司客户总监,带领10几人的团队,服务世界500强的公司,1年做几千万的项目,就把Julia年轻时职场里踩过的坑分享给大家,而这些曾经的坑便是我今天的职场变形记,让我可以在职场中屹立不倒。
01|只做工作相关的内容
我的第二份工作是在香港一家汽车贸易公司里做区域总经理的秘书,那是个汽车全凭进口,买车还是只跟有钱人有关,从订车到提车要经过3个月海上船期的时代。
我的老板,南开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从海关公务员到外资高管的身份逆袭,他给我上的第一堂课,便是关于职业性的课题。
彼时,央视有档当红栏目《开心辞典》,王小丫睿智伶俐的主持风格让人印象深刻,我也沉迷很久,中午休息的时候会心中犯痒,想着午休时间可以上网做题,休闲娱乐一番。
然而,有一天中午,在我打开电脑做着问答题的时候,我的老板出现在我的身后,他语气和缓却自带威严地对我说:“小于,你不能在办公室玩游戏。”
我小声辩解,“这不是游戏,是测试题”。随后,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工作中,要分清公私,不要做跟工作无关的事情。”
自此之后,我在工作中再没有做过跟工作无关的事情,刷淘宝、逛京东、追网剧,我都会安排在晚上睡觉前。
让工作时间更加高效,把自己的时间价值在工作中发挥最大,这既是关键也是必要的职场生存法则。
02|一屋不扫何扫天下
职场不只是注重能力、注重细节的场所,更是注重品格的场所。
“一屋不扫何扫天下”,年轻的时候对这句话理解得不够透彻,总觉得把工作成果做好了就可以了,至于个人面貌、个人仪态、个人卫生、个人物品,与工作无关,也不用特别在意。
后来发现自己的想法很幼稚,人的外表仪态、精神面貌,作为人的品格一部分在职场中很重要,保持个人仪表外貌整洁、谈吐文雅,不仅是对工作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我的第三任老板,据说是孔子后代,对礼义非常看重,刚刚转到他手下做市场经理的时候,苦不堪言,极度不适应,因为他看重的都是细节,电话缠线他不让,午睡趴桌子上他不允许,吃饭越界他更不悦。
他希望你端端正正、淑女风范地出现在公众场合里,而你总是叛逆的觉得这个老板在找茬,故意挑剔你。
最后,事实证明,那段被严格要求的成长经历,把我打造成今天追求极致细节的人,并把个人行为看得跟工作一样重要。
椅子从来只是坐三分之一位置,筷子从不敢越界,吃饭更不敢吃全饱,看到杂乱的办公桌、满肩头皮屑的同事,会忍不住上去提醒一下。
挑剔变成了融入骨髓的一种习惯,却不是为了让人难堪,而是希望对方变得更完美。
03|学会换位思考
做客户服务时,同事都佩服我可以迅速抓住客户意图,引导客户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这里除了经验判断外,其实跟我早前工作经历和锻炼有很大关系。
曾经有过一段从业经历,在一家外资地产公司做市场经理,老板是缅甸籍华人,在缅甸非常有威望,据说投资兴建的写字间是缅甸当年最豪华的甲A级写字间。
他在大连开发区投资改建了一座集商场、写字间、公寓于一体的综合体,虽然他不常去大连公司,但因为写字间pre-opening和grand opening的时候,都是我组织策划的项目,所以直接汇报的机会很多。
那个时候苹果刚刚兴起,Iphone 3时代方兴未艾,老板非常崇拜乔布斯,每次新品发布会都会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学习和领会的乔帮主的演讲能力。
而他跟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老板不喜欢做问答题,老板喜欢做选择题。” 让我尝试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思考他想听到的答案。
这个方法果然凑效,每次把各种答案,每个答案将会引申到什么问题都罗列清楚,优劣势讲清楚,老板自然会从中作出最明智的判断。
客户服务也是如此,你站在他的角度,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清楚,然后帮他想出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样的服务方式,我想哪个客户都会喜欢。
04|懂得感恩
工作中始终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共事的每一天,感恩老板创造就业机会,让自己可以施展才华,感谢老板给予的报酬和奖励,让自己可以衣食无忧。
对于曾经的每个老板,我都很感激,离开时未曾说过任何人的不是,因为我在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收获,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成为我身体里的一部分,他们有些个人化的特质成为我时刻提醒自己的警戒线。
而这份感恩也让我和这些老板成为朋友,偶尔坐下来交流,继续吸纳他们智慧中的精华,偶尔擦出灵感的火花,感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善意,心中充满了欢喜。
坦白地讲,我比大多人幸运,年轻时遇见了挑剔严苛的老板,在不断鞭笞中前行,那些曾经被自己不幸踩下的坑,如今成为自己可以屹立职场不倒的武器。
如果需要,我想跟他们做一辈子的朋友。
追随优秀人的脚步,自己也会变得优秀。
作者介绍:茱莉娅,国际4A公司公关总监,行走传播江湖的传奇女子,世界500强的亲历者,新生活美学的倡导者,用独特视角精制人生美味。微信公众号ID:juliaoutlook。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