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勒维特与张晓刚”双人展9月底登陆佩斯北京,这是张晓刚时隔近四年于北京再次呈现新作,也是索尔·勒维特的代表作在中国最全面的一次展示。
展览现场 张晓刚在北京工作室在展览现场,风格迥异的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共置同一空间,通过半透明幕墙对空间进行分隔,模糊了边界的明确界限,拓展了空间的视觉维度及互文性,使二者得以产生视觉层面的碰撞与思想层面的协调。对此,张晓刚表示:“我和索尔·勒维特是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他试图把艺术从叙述、文学、情感等等解放出来走到一种抽象、极致,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而我的创作则完全不同。他向左边走,我向右边走,但地球是圆的,我们也许有天会相遇。他在六十年代的创作是面向未来,我的理想是回到过去,我也在用我的方式达到极致。我们在用不同的方式去超越现实。”
谈及此次新作展,张晓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再向前走了一公分”。四年前,他在今日美术馆举办“16:9”新作展,回应新作有旧作影子之时,他曾如此回答。“观念艺术家走的很慢,一个观念用一年的时间实现就已经很不错了。我对自己的创作要求是一年能够向前走上一公分。”张晓刚说道。
很多业已成名的当代艺术家其实都没有停下创作,只是代表作品的风头压过了一切而让人忽略了一路走来的脚步。张晓刚亦是如此。虽然其油画作品《生生息息》系列和《大家庭》系列广为人知,但他从未停止向前的步伐。包括2010年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16:9 张晓刚新作个展”,呈现的《车窗》和《天堂》两个系列,彰显了其对多样综合材料与艺术形式的挖掘。
四年之后,张晓刚再次推出新作近20幅,在新作中,他对内在空间的搭建有了更为彻底的视觉化转向。以往作品中隐含的文字意象被呈现为具体的视觉符号,而反复描绘的门、窗、镜子、柜子、抽屉则将记忆的房间划分出层次,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展出的新作,在画面上多是在一个房间内发生,但是房间内存在的很多元素都是不合逻辑的,甚至是不应该出现在一个时空当中的,这使得画面成为一个谜语,而这个谜语也是邀请观看者给出自己的一个回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