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兴趣班
有时候陪孩子去上兴趣班,观察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大概有这么两种,一种是家长对孩子学成某项特长特别在意,会对孩子说,你今天学会画画,晚上妈妈给你买个玩具,还有一种家长采用呵斥的方式,对于孩子上兴趣班的各种调皮捣乱,采用大声的责骂,看着别的家长看着自己行为,还会不好意思说一句,这孩子不管不行或者这孩子就欠打。我曾经看到过,孩子不喜欢上兴趣班家长应逼迫进去学的,看着孩子在兴趣班门口抹眼泪的,看见过没好好练,家长不给孩子买玩具,孩子哭着耍赖的,每每看到这种场景,我更多是同情孩子,我感觉孩子面对未知的世界,对自己不熟悉的环境、技能的一种恐惧,于是我就在想,我们家长让孩子上兴趣班的目的是什么?学到某项技能,但什么是驱动孩子学习的动力呢?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促使人们行为的动力?
二、思考的矛盾
我直觉的答案是恐惧。如果没有恐惧,人类在茹毛饮血的年代不会学会用火,制造长矛等钝器,正是人类最初的的恐惧,害怕被野兽吃掉,害怕挨饿,所以学会了制造钝器,学会了用火驱赶野兽,学会了种植不会挨饿。恐惧是驱动人类进步的动力。达尔文进化论,人类就要不断的适应环境,提升自己,才能不被淘汰,这不就是一种对淘汰的恐惧吗?可是我之前学到的教育的知识或者我看的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的驱动人类行为的应该是爱和尊重呀,《正面管教》书中提到的运用“和善并坚定”方法建立孩子获取归属关和自我价值感,从而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拥抱你内在的小孩》使用爱疗愈内在的恐惧,可见爱可以疗愈我们内在不完善的内心,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力量,应该是爱和尊重才对。
三、利用恐惧
可是回归到我们的生活,我发现人们利用恐惧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方式更多,或者说恐惧运用可以更加直接的促使人们的行为。当你走在大街上,发现随处乱停车的现象太严重了,你乱停车,交警上来就对你说,扣分罚款,你怕损失钱,赶快乖乖的把车停到该停的位置,这种规章制度的建立,不就是利用人担心打破规则,财产受损的恐惧吗?孩子不好好写作业时,精力不集中时,你不是利用你那双冷冰冰的眼睛盯着他,告诉他你赶快写,不然你老妈就要不高兴了,要发飙了,你不是在利用孩子担心失去父母的认可和爱而感到的恐惧来约束他的行为吗?谈恋爱我们经常听到的话,不是女生经常说“我要分手”,女生不是在利用男生担心失去爱人的恐惧吗?
四、恐惧与爱
即便如此,我仍然认为驱动人行为的应该是爱和尊重,原因有三、一是恐惧的驱动是一时的,我们经常会告诉孩子,你不好好写作业,妈妈就不喜欢你,你不认真写作业,就出去站着吧!我们利用恐惧让孩子怕我们,一旦孩子脱离了家长,比如在家长看不见的地方,就开始为所欲为,他对自己的约束就没有了。交警管不到的地方,我想把车停哪里就停哪里。孩子在父母的责骂中丢失掉了自尊,也更谈不上自律,他们无法很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是觉得不被责骂就好,甚至自暴自弃。而如果一个孩子家长给予他足够的爱和尊重,他就会慢慢明白这些事情是我自己的事情,只要我努力认真一点还是可以获得一些小进步的,慢慢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明白自己要约束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会让他获益,这种自信和自律会伴随他一生。第二恐惧的驱动会耗费人的宝贵的精力,我们孩子把过多的精力都去在想如何摆脱家长责骂的恐惧,我们经常对孩子说,好好学习,否则你就将一无是处,孩子整天为学习惶惶不可终日,就担心有一天自己失去了老师的青睐,失去了家长的宠爱,失去了自己的人生,而没有认真思考过,到底学习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如果自己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到底会带给他们什么,他没有精力去思考,如果我学会了更多的知识,就会了解更多未知的世界,创造更多有价值有趣的东西.如果这种思维定时形成,到了成人以后,总想着如何摆脱我不想要的,而不是想到如何得到我想要的。总被吓唬的男生,往往疲惫于如何应对女友,而忽略了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最后可能疲于应对,最终可能分手。第三恐惧的驱动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人在恐惧的情况下,往往手心发凉,呼吸急促,头脑发蒙,不能专注的做好事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说,对孩子说写不好作业,你滚出这个房间,孩子害怕自己被孤立,精神紧张,势必会写的战战兢兢,但是如果你和他说,写完作业可以一起做一个游戏,我想孩子一定会积极主动的按时完成,至少你们的家庭氛围不会太过冷冰。
回到我们成人的话题,早上你的老板的电话,他说你今天必须完成这个项目,否则这个月的工资你就别想拿了,说说你的心情和你的工作计划,或者你的老板说,咱们公司马上明年要上市了,如果再能拿到这个项目,咱们明年的工资就要翻一倍,说说你的心情和你的工作计划,你是喜欢制度激励还是喜欢愿景激励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