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中,每当拔罐操作时,患者总会说:这才拔罐了多长时间啊?我这拔出来颜色深是不是寒气重、湿气重啊?哎呀!你怎么把我拔出水泡出来了?......由于拔罐操作简单,很多人在诊所、美容院、家里都在使用,但是你知道什么是拔罐?为什么要拔罐?怎样拔罐?你拔罐对了吗?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从而达到以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为目的的外治方法。拔罐具有以下作用:抵抗外邪,保卫机体;调整气血,平衡阴阳;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反映病候,协助诊断。现代医学上看,拔罐后产生负压,可致机体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使毛细血管通透性与组织气体交换增强,浅表的毛细血管扩张、破裂血液溢入组织间隙而发生瘀血。多项研究表明拔罐可增加局部血流量,提高氧分压,调节免疫等作用,拔罐之所以能产生上述作用,与拔罐后产生负压、形成罐斑密不可分。
1.拔罐时间越长越好吗?
罐斑是拔罐后的最直观表现,也是评价拔罐有无疗效的重要标志。研究显示0.04MPa负压、10min能使拔罐部位产生明显罐斑,当达到0.06MPa负压时罐斑颜色加深接近饱和状态,罐斑加深速度变慢,罐斑颜色量值呈现10min>30min>20min。可以看出,拔罐时间越长罐斑颜色不一定越深,不一定发挥拔罐最佳效用。
2.拔罐后(罐斑)颜色越深越好?
罐斑颜色与拔罐负压、拔罐时间相关,但在临床上也会发现有些患者拔罐紧、时间长也不一定形成罐斑,或者罐斑颜色较浅,而有些患者拔罐松、时间短却会形成颜色较重的罐斑,这与拔罐部位、患者体质、疾病轻重有关。一方面,拔罐部位浅表毛细血管丰富,患者皮肤娇嫩容易形成罐斑;另一方面,罐斑颜色深浅能反应局部气血通畅情况,能提示病情轻重。
3.拔罐后怎么起泡了?
拔罐部位发泡一般跟皮肤敏感性、拔罐时间、操作者熟练程度有关,如果起泡,请穿起宽松的棉质衣服,避免摩擦,泡小等待其自行吸收,泡大请去医院处理。如今很多人“见泡色变”,容不得皮肤有一点点损伤,古代对难治性疾病会施行瘢痕灸,把小艾柱直接放在穴位上灼烧,渐致化脓,这种持续性无菌性炎症可产生“疫苗效应”,增强机体抵抗力,调节免疫功能。现在的冬病夏治,针对过敏性疾病、虚寒性疾病使用穴位贴敷就是采用这原理,所以不必太过排斥起泡、发泡。
拔罐工具多样,有竹罐、玻璃罐、抽气罐等,操作方法也挺多,包括留罐、走罐、闪罐、刺络拔罐等,拔罐有严格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不是人人能拔罐。我们在拔罐操作过程中不便精准测量负压,一般通过操作者手下感知、患者口述松紧情况了解,拔罐时间以10min左右为宜,另需考虑患者皮肤敏感耐受程度。
PS:
1.拔罐适应症:
①常见疾病: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泄泻,腹痛,习惯性便秘等。
②骨关节常见疾病: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肩背冷痛,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痛等。
③女性常见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病,子宫及附件炎,慢性盆腔炎,不孕症,子宫脱垂,更年期综合证等。
2.拔罐禁忌症:
①皮肤局部破溃或高度过敏,以及患皮肤传染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②抽搐,痉挛,醉酒等不宜拔罐。
③形体消瘦,皮肤松弛者,及毛发多的地方不宜拔罐,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忌用拔罐疗法。
④有重度水肿,病情严重,心衰,呼衰,肾衰者不宜拔罐。
⑤妊娠期妇女的下腹部,腰骶部,合谷,三阴交等穴不宜拔罐。
⑥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等不宜拔罐。
⑦在体表大血管处,静脉曲张,癌肿,外伤者不宜拔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