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11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11

作者: 艺凡会发光 | 来源:发表于2023-02-21 21:33 被阅读0次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第三章:动乱始末之渔阳鼙鼓

艺凡:安禄山什么时候开始造反的?

易中天: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当时皇帝接到了起兵的情报,但皇帝不以为然。玄宗一直认为,安禄山驻军此地,是为了替他看守帝国的北大门,对付那些不安分的契丹和奚族,哪想到这家伙竟会调转枪头呢?

艺凡:安禄山的军队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易中天:早就利用“双料胡人”的身份,集结起自己的武装力量。核心是他的本族粟特。粟特跟当时的阿拉伯人一样,也是游牧商贸民族。他们长期在大唐帝国各地经商,积累起来的财富则源源不断地流向柳城大本营,也流向安禄山的库房。

艺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易中天:财大气粗的安禄山甚至拥有一支八千人的敢死队,由契丹和奚族的战士组成。

艺凡:安禄山回到范阳一个月后,他还上奏朝廷,声称俘虏了奚王李日越。他的敢死队,怎么会是契丹和奚族人?

易中天: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被安禄山骗了。没错,契丹和奚族曾经是帝国的边患,但他们早就不再与大唐为敌,只想安安生生在自己的地盘上过日子。安禄山却不肯消停。作为被唐玄宗信任、杨国忠猜忌的边将,他必须制造危机四伏的假象,也必须创造克敌制胜的战功。

艺凡:结果是什么呢?

易中天:是一起又一起的谋杀案。那些对安禄山充满信任的契丹和奚族部落酋长,毫无防范地被这家伙以请客吃饭为名诱杀,其部下则被安禄山收为养子。这些勇敢而单纯的人被告知,安禄山这样做,完全是奉朝廷之命不得已而为之,所有的账都应该向大唐清算。

艺凡:军功就这样建立,仇恨就这样制造,对手就这样消灭,力量就这样壮大。安禄山一箭四雕。

易中天:当这个经纪商出身的节度使,决定以此为资本做一笔大买卖时,他很轻易地就组建起以通古斯系少数民族为主的多民族混编部队,号称二十万(实际十五万),以“剿灭国贼杨国忠”为名在华北地区举起叛旗。这一天,是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九日。

艺凡:他的路线是什么呢?

易中天: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誓师的第二天,北京(今山西太原)副留守就成了叛军的俘虏。可见这伙人是在按计划展开行动,包括让朝廷误以为他们要沿着当年李渊的路线,从太原直取关中。

艺凡:皇帝什么时候相信造反这个事实的?

易中天:七天以后才相信这一事实,杨国忠更是为自己的判断被证实而扬扬得意。他对皇帝说:叛乱的只有安禄山一个人,其他人不会响应。过不了几天,这家伙的脑袋就会被送到行宫,兵不血刃而叛乱可平。

艺凡:皇帝竟然信了。

易中天:不能说杨国忠全无道理,因为武则天时代徐敬业谋反的结果就是如此。

艺凡:然而这一次的情况却不同了,帝国的政府军根本抵挡不住安禄山的凌厉攻势。

易中天:从范阳起兵,到洛阳沦陷,竟然只有短短三十四天。

艺凡:沦陷,要有人负责的。

易中天:作为替罪羊而被杀的,是高仙芝和封常清。高丽族裔的高仙芝是帝国名将,也是大唐盛极而衰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封常清则是高仙芝一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人,时任安西节度使。他对当时形势的估计跟杨国忠如出一辙,而且在皇帝面前夸下海口,声称将逆胡之首献于阙下,简直就指日可待。

艺凡:他的应对方案是啥呢?

易中天:他调兵遣将,在半个多月内设下三道防线。第一道,河南节度使张介然率军一万守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第二道,封常清作为新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守洛阳,就地募兵六万;第三道,高仙芝以兵马副元帅身份守陕郡,兵力五万。有此三道防线,又有两位亲密战友并肩作战,安禄山似乎不足为虑。

艺凡:实际情况呢?

易中天:高仙芝在十二月初一刚刚离开长安,初五那天陈留就失守了。奔赴洛阳的封常清也发现,那些临时招募的兵勇根本挡不住久经沙场训练有素的叛军。浴血奋战的封常清五战五败,力不能支,东都洛阳终于沦陷。屡战屡败的封常清只好西奔陕郡,高仙芝也采纳了他的建议退守潼关。

艺凡:这是正确的选择。因为陕郡无险可守,潼关则并无重兵。如果叛军拿下或绕过陕郡直取潼关,帝国的东大门就会被他们打开,首都长安就会危如累卵。

易中天:唐玄宗却把高仙芝和封常清杀了。一个小人的谗言成了导火索。

艺凡:边令诚?

易中天:是,他是皇帝派到高仙芝身边监军的宦官。那个以皇帝为后台的家伙向高仙芝索贿,当然也不可能得到响应。

艺凡:那就背后说坏话了。

易中天:封常清的战败和高仙芝的转移则给了他打击报复的口实。洛阳沦陷六天之后,已经被免去职务的封常清又被边令诚奉玄宗之命斩于潼关军中。临刑前,封常清交出了早就写好的遗表,文中希望皇帝不要轻敌,盼望朝廷早日平叛。拳拳报国之心,可谓跃然纸上。

艺凡:大敌当前,杀大将,不是明智之举。他也应该知道,如果不是高仙芝采纳封常清的建议退守潼关,自己根本就不可能稳坐在长安。现在,大敌当前而长城自毁,他又靠谁去抵挡来势汹汹的安禄山?

易中天:皇帝想到了哥舒翰。且听下回分解,潼关保卫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is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