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的时候真的有点傻,每回家里做回锅肉的时候,或者是凉拌鸡的时候,总是喜欢把肉煮熟了,筷子插进去,没有血水了,然后把肉拿出来放凉切片。
这样一来好多时候肉就变柴了,有的时候好吃,有的时候就不好吃,变柴了的肉家里人都不想吃,主要是现在又不缺肉。
经常在网上看到别人说煮肉焖肉,也没有去多想。上周去听川菜课老师说要把五花肉煮上20分钟再焖上5分钟。其实这一说法挺笼统的,因为肉有大小火有大小,所以这个20分钟不能一概而论。幸好我多问了一句,老师补了一句,当把肉煮到你筷子插进去还流出血水的时候就可以了,剩下的就闷了。
这样就对了,凡事也不能看时间,而是要看状态。
今天煮鸡肉,先在锅里焯焯水,然后冷水再下锅,等水开以后,就保持似开非开的状态,煮了之后然后用筷子插进去,发现还有点点血水了,赶紧关火,闷上。
因为鸡肉比较大,所以闷了20分钟,时间到,赶紧把它提起来,放到凉水里再倒上许多的冰球,因为他们说鸡肉在冰水里泡过之后皮子会变得扣弹好吃。
果然等我一觉醒来把肉拿起来,在宰切的时候就感觉到肉质滑嫩多汁。
看来这焖煮的效果的确了得,正所以闷声做大事呢!
早晨我特别喜欢吃糖心蛋,之前有一个小煮锅,每次都是放上鸡蛋水没过鸡蛋,按开水档,直到关闭,然后闷上两分钟拿起来就刚好合适。可惜上个月这个小煮锅突然坏掉了,于是煮鸡蛋有的时候把握不住时间了,主要是没有等时间等在那里。
女儿买了一口煮蛋锅,专门拿来蒸鸡蛋和早餐,上一批我买的鸡蛋在50克左右,按溏心蛋的键8分钟刚好合适,可是这一批蛋在70克甚至70多克,于是乎这个8分钟煮出来的鸡蛋中间清的,没法吃。我们发现这与煮蛋的水温和鸡蛋的温度很有关系,也与天气有关。于是我们在晚上把鸡蛋拿出来放在蒸锅里,第2天早晨才从水管里接温的水,并且把时间调到10分钟,今天看了一下鸡蛋就合适了。
女儿早晨7:00走的时候,鸡蛋是刚好合适的糖心蛋,等到我9点来吃蛋的时候,就已经没有糖心了。
所以我觉得什么事情都不能太教条,一概而论,真的要看状况,还有我觉得这个焖子的效果真的是太神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