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新闻,感慨万千。这回李国华和乌合之众们联起手了。
先说说李国华。这个问题已经被充分讨论过,所以我就不再赘述。但我特别好奇的一点是,林奕含都去世一年多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在书店都卖脱销了,怎么还有人不长记性呢。乔治 桑塔亚说,那些不懂得从历史中学习的人,必将重复历史的悲剧。刘瑜女士在数年前就在文章中提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如先建好世界一流中小学,很显然,有些时候书卖的好并不等于思想进到脑子里。
而乌合之众这个词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对于人们的这种现象,古斯塔夫 勒庞的《乌合之众》中有这样一段阐述:“进入了群体的个人,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本质上的变化。就像动物一样,这样的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完全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
可集体又为什么会作恶呢?勒庞给出了另一个解释。“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
在这里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杀人劫掠的念头不是自发的。
难道说人们就是道德观崩塌,从心中漠视生命吗?我注意到一个事实,就是主播们先在网络平台上给群体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在这个观点之前,我相信,至少多数人是不会的。因为有道德“沉默的螺旋”,它使人们趋向善。而主播此举,无异于在打破此螺旋的同时,给予了大众群体暗示,并形成了新的“沉默的螺旋”,但这个螺旋指向恶。于是,群体暗示引发了群体传染,而沉默的螺旋,为他们提供滋生的土壤。
我在此并不是为冷漠的看客们伸冤,也不是一味地排斥集体主义。而是想告诉大家,当我们陷入群体暗示时,我们应当冷静地去看待,而不是过于冲动地加入其中,为这个“沉默的螺旋”再增添一份力量。毕竟,群体有多大的能量指向善,就有多大的能量指向恶。如果说在网络平台上第一时间直播的人打出的标题是“救救孩子”,那么今天的惨剧还会发生么?这就是我想在我的那篇《网红--引领者还是帮凶》中提到的一点:“当古斯塔夫 勒庞的《乌合之众》中的情形在中国再度上演,人们如同行军蚁一般,顺着网红的指引踏过一切,那么我们将何去何从?”只不过是网红与主播的区别,不幸,一语成谶。
但在最后,我们不应该将所有的责任归咎于群体领袖,也就是主播们。毕竟,时代比人更容易出错。是的,领袖们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但是,你从市场买来菜刀,用它杀人还是切菜,刀说了不算。其实,林肯当年想告诉我们的是,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群体领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