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和《金瓶梅》这两部书,都读完了。前者是进二退一,反复的读,只读前八十回。不想看高颚这厮的续集,因为,还是保留想象的空间为好。
第五回的判词中,有关人物的命运已经昭然若揭,用不着去看那狗尾续貂的后四十回。既然它成了断臂的维纳斯,还是看它断着臂吧,谁能说残缺不是一种美呢?后者基本上是一口气读完的。
当然,读《金瓶梅》得需要一种逻辑判断能力。因为书里面有大量的俚语和土话,俗得不能再俗,充满着浓郁的市井气息,这是一道障碍,如果要想轻松跨越,就得联系上下文,加以判断。这便影响了阅读的速度。
不过也好,可以促使你字字句句逐一消化,反而印象更深。其语言特色,是其他小说所不能比拟的。品味出来,妙趣横生。在《金瓶梅》的序中,有些腐儒作了些警告,让读者端正心态去读: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也。
看看《红楼梦》,没有这样的警语。我读的时候,也说不出是什么心态,菩萨的不是,君子也八竿子打不到边,畏惧、欢喜统统的没有,掩卷思之,只能有一声叹息。
叹息什么呢?自己也说不出。只是觉得贾宝玉和西门庆两个人,代表不同的生活态度。一个积极出世,一个积极入世。出世的有些亏,入世的有些赚。
贾宝玉总想耽于鲜花丛中,光赏不采。唯一的一次与袭人偷试,然后就再也没有了下文。不知他后悔过没有?倒是晴雯临死时,替他说出了这种委屈:早知道担待着不明不白的冤枉,悔不该当初不去试一试。
而厌于人情世故,厌于迎来送往,厌于仕途经济,让他也变得没有任何谋生本领,在滚滚红尘中失去了立足之地,贾府大厦倾颓之后,只好四处流浪。
其实,按照贾宝玉的聪慧,完全可以成为拯救贾府于水火之中的中流砥柱。至少,没有原先的豪贵,拢着一大家人,过着小康生活还是有可能的。这样的男人,雅则雅矣,但属于银样镴枪头,没有任何用处。
西门庆不同了,虽然是一个小混混,可是,混得风生水起。与世俗生活接轨,酒色财气样样俱全。纵观他短短33年的生涯,从会喝酒开始,几乎是天天泡在酒中。
用酒办事,用酒联络感情,用酒铺平坎坷的人生道路。酒,是西门大官人闯荡社会的法宝。而且他还很会来事,不论高低贵贱,都能善待,怜贫惜老,广为布施。
虽然是一帮酒肉朋友,但他从不嫌弃,对于朋友慷慨大方,一掷千金,一诺千金。可以这样讲,如果《金瓶梅》完全删掉二万多字的有关西门庆与周边女人的故事,这西门庆简直可以说是世人的榜样。
因为,贾宝玉的生活,普通人不可复制,但西门庆的生活,任谁,也逃不脱的。当家理财,搞好街坊邻里的关系,并在社会中有一定的地位,撑起一个家庭的湛蓝的天空,这就是一个男人的职责。
贾府离了贾宝玉,如果不是因为失去了皇帝的宠幸,贾府完全可以延续下去,也不会忽喇喇似大厦倾。但西门庆一旦离去,这个大家庭马上就树倒猴狲散了。倘若西门庆不过度耽于房事之中,按他混社会的本领,足可以锦上添花,更加烈火烹油。
过去与现在都是相似的。因为,生活,不管他如河水一样流淌了多少年,总是为有源之水。流淌到现在,看看周边有多少人如贾宝玉那样吟诗作画,雅得出奇,净得澄明?
倒是如西门庆般的人居多,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所谈的也无非谁家搞了豪车,弄了豪宅,小三小四们又闹事了,大房妇人又发威了。而迎来送往,与各样人等联络感情,家长里短,鸡争鹅斗,八卦路边社等等,又充斥了生活的全部。除了没有条件如西门庆那般狂纵之外,人人都有他的影子。
我所叹息的是,贾宝玉仅仅是昙花一现,早就到警幻仙子那里了账了。而西门庆,却是一直活跃着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