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恢复中考,我当时有幸考入了本县的一所重点高中,开始三年的求学生涯。
我们那时是一个班一个宿舍,一般是40人左右挤住在一间40平米的房间内。学校没有热水供应,平时如果没有运动,就克服一下,待放月假回家时再痛快地冲个澡;要是上了体育课的话,就只得用凉水将就洗洗。这样就造成了卫生问题。长疥疮已成普遍现象,一个班只要一个人得了疥疮,全班都会传染上。得了疥疮后奇痒无比,那真叫一个难受。到校卫生室连续一个星期涂抹硫磺软膏,情况才逐渐好转。由于居住条件一直未改善,疥疮一般隔一两个月就会感染一次。疥疮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痛楚,可以说是我们高中生涯不堪回首的经历。
那时经济落后,大多数家庭都是三个孩子以上,读书费用是一个沉重负担,但为了“跳出农门”,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80%以上的同学的菜和米都是自带的,吃饭就用自带的米洗后送到食堂去蒸熟,吃菜一般是三瓶咸菜、三瓶臭豆腐、三瓶青菜。因为青菜不能久放,首先是先吃青菜,再吃咸菜,最后吃臭豆腐。菜和米吃完后要么是家里人送来,要么是放月假时自己回去拿。咸菜和臭豆腐俨然是我们高中生涯的“招牌菜”。
那时学习极为紧张,早上不到7:00就要到教室上早自习,晚自习一直要上到9:30,刻苦一点的同学都是熬到转钟才睡。每天早上不到6:00就起床,洗漱完毕啃两个馒头后,不是读语文,就是背外语,整个校园书声朗朗。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三年时光可以说全是做不完的题目,考不完的试。读书声和做题目成了高中生涯学习上的两个永难忘怀的印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