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读书
《湘行散记》之《箱子岩》06

《湘行散记》之《箱子岩》06

作者: 春__水 | 来源:发表于2023-10-30 00:05 被阅读0次

日头落尽云影无光时,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暮色里。两岸看船人呼喝声越来越少,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除了从锣鼓声中尚能辨别那些龙船方向,此外已别无所见。然而岩壁缺口处却人声嘈杂,且闻有小孩子哭声,有妇女们尖锐叫唤声,综合给人一种悠然不尽的感觉。天已经夜了,吃饭是正经事。我原先尚以为再等一会儿,那龙船一定就会傍近岩边来休息,被人拖进石窟里,在快乐呼喊中结束这个节日了。

谁知过了许久,那种锣鼓声尚在河面飘扬着,表示一班人还不愿意离开小船,回转家中。待到我把晚饭吃过后,爬出舱外一望,呀,天上好一轮圆月。

月光下石壁同河面,一切如镀了银,已完全变换了一种调子。岩壁缺口处水码头边,正有人用废竹缆或油柴燃着火燎,火光下只见许多穿白衣人的影子移动。问问船上水手,方知道那些人正把酒食搬移上船,预备分派给龙船上人。原来这些青年人白日里划了一整天船,看船的已慢慢散尽了,划船的还不尽兴,并且谁也不愿意扫兴示弱,先行上岸,因此三只长船还得在月光下玩个上半夜。


当读到此处时,我突然想起了沈从文在《边城》里也有这样对龙舟比赛的描写。其场景的画面感,以及妇女孩子对比赛的热衷程度,以及比赛结束后,“那种锣鼓声尚在河面飘扬着,表示一班人还不愿意离开小船”的场景在边城故事里,何其相似啊!

下面我们看看《边城》里对正月十五划龙舟比赛的描写。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

……

十六个结实如牛犊的小伙子,带了香烛、鞭炮,同一个用生牛皮蒙好绘有朱红太极图的高脚鼓,到了搁船的河上游山洞边,烧了香烛,把船拖入水后,各人上了船,燃着鞭炮,擂着鼓,这船便如一枝箭似的,很迅速的向下游长潭射去。

……

再过一会儿,对河那两只长船已泊到对河小溪里去不见了,看龙船的人也差不多全散了。吊脚楼有娼妓的人家,已上了灯,且有人敲小斑鼓弹月琴唱曲子。另外一些人家,又有划拳行酒的吵嚷声音。同时停泊在吊脚楼下的一些船只,上面也有人在摆酒炒菜,把青菜萝卜之类,倒进滚热油锅里去时发出“唦——”的声音。河面已朦朦胧胧,看去好像只有一只白鸭在潭中浮着,也只剩一个人追着这只鸭子。

《边城》里这些描写,大的框架和《箱子岩》里差不多,只是加进去了关于翠翠的二老傩送初次相识于龙舟比赛的关键故事节点。

相关文章

  • 湘行散记(箱子岩)读后感

    看《湘行散记》这本书时,让我最喜欢的文章是(箱子岩)。 很多人喜欢沈先生的小说,但我相对更喜欢他的散文多一些。每次...

  • 阅读札记6-《湘行散记-箱子岩》

    青山翠竹,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一脉清流相伴随……正如作者所说“美丽总是愁人的”。沈从文以他特有的笔法,为我...

  • 闲暇的时光,来一本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记,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湘...

  •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札记

    ---《湘行散记》 走近名著《湘行散记》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

  • 2018-01-29

    《湘行散记》 ...

  • 《湘行散记》观后感。

    《湘西散记》观后感。 《湘行散记》是作者是沈从文 散文集代表作之一,共有三部分,湘西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

  •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湘行散记》札记2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是《湘行散记》中的一篇散文...

  • 《湘行散记》读后感(三)

    读完《湘行散记》,历史的感悟从我的心底静静流淌而过。文学虽如水,过而无痕,却沉淀下太多太多的叹息…… 《湘行散记》...

  • 《湘行散记》读后感

    翻开那本《湘行散记》一股古香古色的气息立刻的涌了过来。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

  • 湘行散记

    一天,我偶然在图书馆看见《湘行散记》。翻开《湘行散记》,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精美的图画,细腻的笔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湘行散记》之《箱子岩》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ny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