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幻灵羽燕简友广场读书
从“我想”到“我是”——反时间管理教你如何玩转时间

从“我想”到“我是”——反时间管理教你如何玩转时间

作者: 慕闲 | 来源:发表于2023-08-06 11:00 被阅读0次

工作繁忙的时候,你是不是会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限定时间的任务?

当生活被工作压榨,没有自我时间的时候,你是不是感到疲惫和厌烦?

因为工作而导致没有时间和家人好好相处,从而导致各类矛盾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感到无奈和茫然?

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时间不够用。

当大家都认为管理时间,能获得更多有效时间的时候,作为一名CEO高管教练的里奇·诺顿却明确指出工业界特意设计了时间管理,就是为了在工作中,管理者可以控制你和你的时间。

时间管理恰恰意味着,你失去了对时间的控制权。

如何将自己从满满的行程表中解脱出来,从而让工作和生活得以平衡,诺顿提出了一种可以践行的新观念——反时间管理。

在这本诺顿所著《反时间管理》中,他将全面介绍这一概念和具体的实施措施。

如果你也每天忙忙碌碌,却又不知道自己都做了些什么,不放一起来看看诺顿的理念吧!

一、我想

我一直都是一个小说爱好者,大学期间终于忍不住自己动笔了。一个灵感的出现、一个片段的闪现,我就开始写故事了。

没有规划,没有要求,我就这么随性地写了十多万字,然后发现写不下去了,我不知道后面的故事要怎么开展了,当初的灵光一闪能支持到10万字已是极限。

之后我又陆陆续续写过一些故事,从一两万字到七八万字,最多十多万字,无一例外的是这些故事都没有结局,他们全都是三分钟热度的产物。

我想成为一个写手,写很多自己喜欢的故事,于是,我买了很多小说写作的教程,准备认真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以便拥有写手应该具备的技能。

于是,十多年过去了,教程的书就那么翻了翻,没有结局的故事仍然没有结局,在成为写手的路上,我毫无进展,甚至因为长期不动笔,文笔反而不如从前。

“我想”,不过是把目标放在了一个未知时间轴的末端。我们等待着“未来的某一天”实现梦想,却不知道生命短暂,那个“某一天”如果被定义在未来,那极有可能它永远停留在你达到不了的未来。

二、我是

假设我是一个写手,我现在的生活日常应该是什么样的?

每天有日更要完成的目标,随时随地构思着新的故事,任何一个有所感触的点都及时记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有规划地创作大纲,完善人设,一边在创作开始后能毫无凝滞地写到结局。

当你不再以“我想成为谁”,去等待未来;而是以“我是谁”,立即从这个身份出发即可开始行动,你会发现,你曾经一直没有行动的等待都是借口,拖延消耗的是时间,更是你对梦想的热情。

与“我想”不同,“我是”,则是把目标果断的放在所有事情的中心——消除了目标,使人生的选择成为当下的延伸。

你要知道,做永远比说和想更重要,“我是谁”比“我想成为谁”更有力量!

你想成为谁,那么从今天,从此刻起,你就是谁,记住这个身份,并以此来要求自己。

如果你还没有明确的概念自己该如何做,那就一起来看诺顿的这本《反时间管理》吧,跟着诺顿的脚步,一起玩转时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我想”到“我是”——反时间管理教你如何玩转时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oi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