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总会让人思维扩散开来,联系过往,想象书上描述的场景,画面激发情感,情感促进思维快速运转。真的比看视频有益多了。看短视频当时那一刻很乐呵,放下手机,脑袋空空,心里也会空空。有时候会猜测,有些带来快感的娱乐项目,是不是一种变相的控制。控制认知水平不再发展,控制人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扯开了。每次看到带来兴奋感、强烈获得感的书,就会对一些时代新事物有些批判情绪。
“同样一间教室,是平庸、冷漠,还是完美、温馨”,读到这一句,不由地停下来。过去,我时常为自己的课堂有许多的创意感到自豪,为学生提供许多新的音乐体验方式感到满足,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喜爱之情流露感到自豪,为学生出错后没有受到我的批评指责,而是收到我的鼓励,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意义感充沛。
然而,最近的我,面目可憎。
三天不读书,面目可憎。就是如此。
最近我们在为学校庆元旦的节目忙碌着。元旦节目是人人上台,班班有节目。每一次都觉得时间不够,匆匆忙忙设计,匆匆忙忙的排练。在匆忙间,在时间压力下,我的态度就容易“恶劣”。拿着小话筒排练,哟,大声点名的次数不少。脑袋里就想着怎么把这节课的内容排练下去,怎么让学生达到我想要的表演效果。这样一来,学生的感受,学生喜好,学生各自学习节奏,就会别我忽视。我只在意我想要的。温馨,应该是没了。
今天,带一个班级到户外排练,对自己的形象有点觉察,所以对着孩子们,鼓励较多。
今天,看到陪练班主任的严厉,作为旁观者,我开始觉察自己,语速放慢,声音位置降下来,显得更耐心地指导学生。
其实,我是可以做到不急不躁排练。除了专注排练内容外,我可以拿出一部分注意力在自己的身上,觉察自己的情绪,审视自己的状态。
新教育提出的“缔造完美教室”,要求比较高。但是,对尚在人格成长的学生而言,是必须的。
我对“完美”一词,有点疑惑,用色彩这么浓烈、甚至有些绝对感的词汇来形容教室,那么完美到底指的是什么样呢?我好像很难想象出这样的教室。
“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是在这个叫做教室的地方度过的,他们的成就与挫折、悲哀与喜悦也源自这个叫作教室的地方。”这句话甚是打动我。让人觉得每一天的教室时间是多么珍贵。
新教育不同以往教育思想之处,就是不仅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也非常重视教师本人的生命成长。而非那句过去很多场合听到,形容教师职业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悲壮牺牲色彩的诗句。当人的职业不仅造福他人,同时自己的生命也获得成长、日益丰盈,那么,教师职业对我们的吸引力更强。
完美的教室让孩子们和老师们每一天都过得幸福、充实,每个日子都让学生期待,每个日子都成为师生生命总重要的日子。这样的教育事业何其幸福。、
只有扎进学习,专业阅读、专业交往,我们才会有自我审视的需求、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