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光阴里的暖』
风吹过巷口,我所在的城市又飘起一场雪。是什么延迟了季节转暖的声音,凌乱的雪花让我怀疑此刻三月的春亦真亦假。静立在寝室的窗子前,看着远处那些在晨起初雪中白了头步履匆匆的人,亦像是在等待春光的期望中流逝了年华盼过了冬夏。
闭上眼,轻嗅,那楼前开满了一树的白玉兰。春,的确来了。三月光烟里,我看见春风裹挟着万紫千红的剪影悄然而至,那些在枝头上争相怒放的花朵也在三月轻歌曼舞的日子里放声歌唱。总喜欢一个人走在校园的小路上仔细观察这些微妙的变化,幻想着将三月美好的一切都镶嵌进纯净的明眸中。亦或许一个人坐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翻来某本被岁月尘封的书,细细品味。
安静的日子,读书,写字,顺着平仄的起伏,诗句在字里行间行走。而远方,风的方向,有无声的陪伴,温暖心间。这光阴,是如此静好,是清晨呼吸了草木吐纳的氧气,洗涤了心肺的清新。喜欢守着自己的小青欢与岁月缠绵。揽一缕花香,别一份雅致,看温暖踏雨而来,落到我鲜衣怒马的青衫上。更多时候却习惯做一个看客,在风轻云淡的日子里,捻起几粒文字,点墨痕迹,只温暖留白。其实,岁月是一首深情的诗,浅笔涂抹着心灵深处的幽谧与万种风情。无论多么艰辛的心路,只要有一份温良的安暖陪伴便无惧烟云消弥后凉薄的流年,时间终会答复一个最温柔的告白。
我用端坐的姿态静坐在光阴下,静静地看,静静地念,恍神间,时光就在我紧握的杯盏中在我凝思发呆中悄悄溜走。脑海中,似乎有一条长满青苔的小径荒芜载着某个旧时光的回忆,一直以为的人事具在突然在某个黄昏,细细回想,早已人成各,今非昨。记忆里最温暖的时光当属高中时代了,那时懵懂无知的自己总想考大学,去远方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总是第一个到教室又最后一个离开,好在成绩还对的起每天的辛苦。当五月紫藤花开遍学校里十里长亭的时候,当夏季还未正式登陆在这座城市之前。我选择学习广编专业,每天倒数着去大学城学专业的日子。而当我真正站在艺校大门口的时候,我感觉我身后落了一地的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压力与鼓励。在艺校的日子是枯燥无味又能从中汲取乐趣,每天重复着千篇一律的文常,写着数不胜数的影评,偶尔想偷懒更多的却是去远方的动力无限。专业班的班主任是个来自河南的大三姑娘,有着长长的头发,笑起来格外好看,她总是一针见血地指认出学生的不足,“你这根本不是影评,就是抒情散文”那个下午她将我的影评放在桌上耐心地讲解我影评中的缺陷。经过她的指点,弥补了之前的不足,我的影评也在突飞猛进的进步。新年的钟声越来越近,艺考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开考后的第一站我选择了潍坊,记得那天傍晚到达潍坊后山东下起了新年后的第一场大雪,许多人都拿手机出来拍照留念,只有我,望着满天纷飞的大雪出神。这场圣洁的雪似乎在祭奠我那些即将逝去的青春。晚上躺在宾馆的床上仔细回想从去年六月开始发生的一切。回忆似利刀一样将心口割得生疼,一路走来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此后的半个月里,每天穿梭在山东省内设艺考考点的几个城市,每天穿梭在不同的面试考场,笔试考场。文常答了一遍又一遍,影评写了一篇又一篇。当我在最后一场考试中放下笔的时候,意味着我的艺术生涯就此完结,那些寥寥无几的岁月也在字里行间偷偷溜走。
艺考结束回到学校时,距离高考还剩三个月,也就是说我要在三个月中将那些断了线的文化课串成线。那些早已遗忘于四海八荒的知识再衔接起来谈何容易。三月的天不算暖,仅剩的日子也被文化课的复习冲击的毫无头绪。艺考成绩接二连三的发布,自己拟定好的复习计划也在杂乱无章中搁置。转眼间,六月就来了。记得高考第一天下了特别大的雨,整个考场的气氛都笼罩着一片阴霾。考完语文走出考场的一瞬间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哭着给班主任发消息说自己要复习了,班主任回复我不要心慌考完其他再说。我忘记高考完怎么回的家,只记得一个人站在九楼的窗前看着外面的瓢泼大雨慢慢心碎。等待出成绩的日子是漫长的。6月24下午3点,我拿着手机坐在沙发上等着那一刻到来,早已做好复读的准备。平静的点开网址,输入查询信息,单击查询,弹出来的查询界面我是不敢看的,所以那一秒我闭上了眼。手指在分散的区域将双眼的目光投向手机界面,454,一个难以置信的数字,这个美好的数字标志着我高中时代胜利完结。接下来,填报志愿,接录取通知书,等待开学这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当这种恬淡温馨的感觉在春的旷远里,生成文字里的清婉疏影,只有那些影子才懂得回味,便也会还原为最初的素心清尘。微笑着坐在时光的岸边轻轻眺望。这一世,要经历得很多,谁与谁结缘,似乎都是天意,冥冥之中无法预知。当我坐在大学明朗宽敞的教室里写下这些文字时,窗外三月的春光早已明媚温柔了岁月无声。
清风初起的日子里,春光温柔得正好,那些旧光阴也有了尘封已久的古朴味道。
微笑,流年。锦色,芳香,惟愿一缕温暖永存心间,滋养着回忆里的旧时光。待到来年花开时,终会长成美丽的参天大树。
谨以此文,祭奠我逝去的高中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