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们:
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共读的第3周。按照我们的共读计划,本周阅读的章节是第6、7、9、14、15章,阅读主题是「控制带给人们怎样的影响?」。
在正式开始本周通讲之前,我们先来对前两周的主要内容做一个简要复习。
第1周,我们学习的主题是“如何识别控制行为”,其中学习了四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控制行为有什么特点。控制者自以为是、他的初衷和结果适得其反,由于控制者目中无人,也就是不尊重对方,抹杀了对方的个性。第二个内容是控制行为大都是无意识的。控制者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与错误,也意识不到自己的作为和目的正背道而驰。第三个内容是“see you see me法”觉察控制行为。既要觉察对方的言行、也要觉察自己的信念和角色。第四个内容是“董斗士自我保护法”。董指的是你是最懂自己的人;斗指的是保护自己不是争吵而是斗争;识指的是认识自我、保持自我、铭记痛苦。
第2周,我们学习的主题是“控制行为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利用“使唤你”模型学习了导致控制行为发生的三条暗流。第一条暗流是使,也就是失控;第二条暗流是唤,也就是泰迪幻觉或者说梦中人;第三条暗流是你,也就是逆向沟通。逆向沟通的特点是“我已经了解你,不想再了解你”。与此相反,正常的沟通是“我想了解你”。
大家可能在反思日常工作和生活时发现,无论如何,自己都会在某些场景下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对别人进行限制,以便得到某种好的结果。那么,所有控制都是不好的吗?怎样的控制行为是合适的?怎样的控制就是不合适的?可能有些书友已经出现了这种困惑。这本书对此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它把控制分为培育性控制和压制性控制。
我们先来看培育性控制。
培育性控制的第一个特点是,它是必要的。培育性控制包括我们对自身的控制,比如即便过着单身生活,我们也要每天按时吃饭、睡觉、上班。培育性控制包括我们对委托给我们照顾的人的控制,比如我们对年幼的子女、行动不便的老人,医生对病人、老师对学生。
培育性控制的第二个特点是,我们在其中是尊重他人的个性和自由。它具体表现为,我们允许他人成为自己。比如孩子在学习了一段时间舞蹈后,发现自己其实更喜欢画画,你不再勉强他学习舞蹈,而允许他尝试画化。这就是一种尊重,允许他成为自己。对于我们自身,我们也允许自己成为自己。
通过培育性控制,我们保证了自己和其他人的生存,并且让彼此的生活更美好。培育性控制,不是我们所讨论的主要议题。
我们再来看压制性控制。
当控制者产生了泰迪幻觉,试图给对方套上虚构的形象,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他就是在试着控制对方。如果对方不够顺从,他们不是去反思自己,而是进一步做出压制行为。这种控制就是压制性控制。
压制性控制的第一个特点是,它是不必要的。
第二个特点是,控制者不尊重对方,具体表现为不允许对方做自己。比如临近高考的孩子表示想学习心理学,父母非要孩子学习会计。
第三个特点是,它可能会滋生出越来越多的暴力行为。包括语言的暴力和肢体的暴力。
我们在本期共读中讨论控制的时候,主要说的都是这种压制性控制。
好,刚才我们对“所有控制都是不好的吗”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澄清。大家可以借此更好地对照和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
接下来,我们回归到本周主题“控制带给人怎样的影响?”。
这种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控制使一个人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第二个方面是,控制使人构建出虚假自我。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虚假自我”这个词汇是这本书中没有提到的,是我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而引入的一个词汇。精神分析客体关系中间学派的代表人物唐纳德·温尼科特曾提出“真实自体和虚假自体”的概念。我受到启发,在这里使用了“虚假自我”这个词。
第三个方面,体现在它也会成为我们反思自己的诱因,促使我们改变和成长。接下来,就让我们逐一来看看这些影响。
接下来,我就为大家逐一来分析这些因控制而带来的影响。
控制带来的第一个负面影响是,让我们失去真实的自我。这里,我将使用“四分之二”模型来说这一点。
首先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如何感受自我的?
根据这本书作者的观点,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四种功能,知觉、感觉、直觉和思考。这些功能使我们产生自我感。这就是我们的“四分之二”模型中的“四”。
由于这本书是翻译过来的,因此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我根据作者对这四种功能的描述和心理学上的一般概指,把“知觉”和“感觉”分别改称为“感知”和“感受”。
感知,侧重在我们对客观世界、客观上发生的事件的感知。比如味觉、嗅觉、视觉、痛觉等……。比如春天到了,我们看到很多地方开满了鲜花,这就是我们对春天的感知。再比如一个3岁的小男孩走路时不小心摔倒了,膝盖很痛。这就是他对摔倒这件事的感知。
感受,侧重在我们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比如这个3岁的小男孩在摔倒后哇哇大哭,紧接着被父母批评了,“哭什么哭,又没什么大不了的。”父母的批评让他感到害怕。害怕就是他对父母批评的情绪感受。
直觉,是不需要进过思考,迅速的、直接出现的想法、信念、感觉或者偏好。在没有其他可用信息的情况下,我们依靠直觉引导我们避免危险。比如同样是一个3岁的小男孩,遇到了一个陌生人,陌生人想带他去商店买好吃的,虽然他很馋,但是直觉告诉他,“别跟着他走”,因此,他不会轻易地跟着陌生人走。但如果这个陌生人采用了更高明的骗术和技巧,很可能会把小男孩拐跑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引出了我们的第四种心理功能“思考”。一个3岁小男孩的思考能力明显是比较弱的,因此无法抵御稍微复杂一点的骗术。思考是我们对过往的经历、现在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理解,形成自己的判断和结论。它综合了我们的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情绪上的感受、我们的直觉和我们过往积累的生活经验。
这四种心理功能共同使我们产生了自我感。
接下来,我们来思考第二个问题: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呢?
作者认为,一个人与自己的感知、感受和直觉相割裂,只剩下思考功能的时候,就失去了真实的自我。作者把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分裂”或者“人格分裂”。这里我要再补充说明一下,本次课程讨论的“分裂”和精神病学中的“分裂”含义是不同的,切记不可以划上等号。
说到这里,大家就知道了,“自我分裂”就是我们“四分之二”模型中的“分”。
当感知功能被削弱的时候,我们就不知道自己是否受伤、生病或者疼痛,健康会出问题。比如有不少典型的工作狂,长期忽视自己的身体感受,尽管已经非常疲劳,还在加班工作,长期得不到休息,最后突然被疾病打垮。
当感受功能被削弱的时候,我们可能感受不到自己正在经历的是开心还是厌烦、悲伤还是喜悦。
比如,一个人做着一份毫无乐趣的工作,一直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可是终于有一天,他觉得不对劲,说,“我从来就不喜欢这个工作,为什么还要干?”他终于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了。
再比如,一个人情绪激动地指责另一个人,等他说完以后,你问他,“刚才你指责别人的时候,你感觉自己有情绪吗?”他很可能会告诉你,“没有,我只是很冷静地发表一个观点。”但是如果你再问一下在场的其他人,别人可能会说,他当然有情绪,而且特别指责别人的时候指手画脚、手舞足蹈的,起伏特别大。”
当直觉被削弱的时候,一个人可能会无视直觉的提醒,去往一个危险的地方而不自知。
最后只有一种功能起作用,就是思考功能。
如果一个人不能通过自己的体验来认识自我,那么他就会产生“自我分裂”的现象。
接下来,我们看看自我分裂的两种分类。也就是“四分之二”模型中的“二”。
自我分裂的第一种分类是“被动式自我分裂”和“主动式自我分裂”。
被动式自我分裂是受“分裂教育”而形成的,主要是接受了父母的不恰当的教育和某些有偏见的社会文化信念而导致的。比如,当那位摔倒的3岁男孩哭泣时,如果父母说:“你又没有受伤,哭什么。你就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别浪费时间了,也不怕别人笑话。”很多父母都说过类似的话吧?
如果小男孩听信了父母的话,首先,他会认为自己膝盖疼痛是不真实的,或者是不存在的,觉得“我没有受伤。”这样他就会对伤痛失去感知。其次,他会觉得自己不应该流泪,“我没什么可哭的”,这样他就会对情感失去感受力。最后,他会觉得自己这么做“只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失去对事情的直觉。
如果小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不断地面对这样的遭遇,慢慢地他就无法体验自我、认识自我了。
可见,父母经常随便给孩子下定论,会使孩子失去自我。
除了父母的教育,某种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信念也会使人们失去自我。比如,“你都老大不小了,也该考虑个人问题了。”“男人就该坚强点!”“男儿有泪不轻弹”“女人结婚后就该以家庭为重,干事业是男人的事情”等等。
刚才我们提到的是人们由于受到分裂教育而被动地失去了自我。与此相对,另外一种是主动式自我分裂。
当父母不断给孩子下定论时,一方面,孩子要忍受长期的被排斥感和痛苦;另一防盲,孩子强烈地希望被接纳、得到父母的爱和认可。因此,他们只能渐渐放弃自我的感觉,效仿父母或按照父母的命令去做,这样才能防御自己被排斥带来的痛苦,得到父母的接纳和爱。
成人之后,一个人也可能主动地去迎合社会环境中某些要求,放弃真实的自我,变成自己曾经“不喜欢的样子”。
接下来,我们来看自我分裂的第二种分类:社会文化环境导致的自我分裂和创伤导致的自我分裂。
文化环境导致的自我分裂,既可以是被动发生的、也可以是主动发生的。刚才我们已有提及,我们不再赘述了。留下两个思考题,请大家在今天的课后阅读打卡中回答。第一个问题是:你周围的人、文化环境对你的定位/定义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鼓励自我分裂的价值观、传统和期望还有哪些?
最后,我们来说说创伤导致的自我分裂。创伤可以是身体的,比如重大疾病。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比如经历了重大灾难性事件、或者人为造成的心理创伤。还有些创伤是身心都有的,比如性侵。
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来理解创伤造成的自我分裂。有一位男士,他的父亲在他四年级那年去世了。他一直感觉不到丧失父亲的痛苦。说起来的时候,就好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幼年丧父,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创伤事件,但是他为了避免太痛苦,而主动进行了自我分裂。直到有一天,在和心理咨询师做咨询的时候,他才终于触摸到自己因为巨大的丧失而带来的哀伤,嚎啕大哭起来。
讲到这里,我们做一个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四分之二”模型详细说明了,控制会使人失去自我。“四”指的是我们通过四种心理功能来感受自我,如果它们受到削弱,我们可能会失去真实的自我。造成“自我分裂”,也就是“四分之二”的“分”。“四分之二”的“二”指的是自我分裂的两种分类。一种是被动式自我分裂和主动式自我分类。一种是创伤导致的自我分裂和社会文化环境导致的自我分裂。
失去了真实的自我,人们就不得不建立一个虚假的自我。
接下来,我们来谈控制对我们的第二个影响,使人们建立虚假自我。
刚才我们提到,真实的自我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同时使用自己的四种心理功能,由内向外地建构。作者认为,一个没有被父母逆向定义的孩子,是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定义自我。他的体验是真实的,并以真实的面目清晰地表现出来,因此他能够认识自我。他明白自己对万事万物的感知、情绪感受、直觉,他不用为了服从父母而忍住眼泪或压抑情绪,不需要为了迎合父母而扭曲事实。这样,他将认识自我、明白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能忍受什么,懂得他的经历蕴涵着什么样的意义。
而虚假的自我,则是由外向内地、由别人来定义自我。由别人来告诉他什么是他所需要的,他的感受应该是怎样的,他并不清楚自己的真正感受,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也把握不了自己的经历有什么意义。我们把它叫做“逆向建立自我”。
用作者的原话说,“逆向建立自我就是依据别人的期望、观点和评价来扮演自己。从外到内地创造出一个自我。”
好,刚才我们分析了控制如何使人失去真实的自我,又如何使人建立虚假自我。接下来,我们来看,控制如何引发我们的改变与成长。
对于被控制者来说,我们的转变与成长需要聚焦于三个方面。
首先,要走出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容忍”。有些人因为受到的教育,会容忍别人的控制,为的是保持他们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二个误区是“如果我能做得更好,他就会满意了。”有些人习惯于遇到事情后向内归因,先找自己的问题,并觉得,是不是只要我努力做好一点,他就会满意,不会再这样对待我?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梦中人只是一种幻想。即使是最顺从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扮演好梦中人的角色。所以,我们要放弃这两个误区。就像对家暴零容忍一样,对于他人的控制企图,也零容忍。
转变与成长的第二个方面是“铭记痛苦”。
第一周共读时,我们曾提出要铭记痛苦。但当时,我们没有说要铭记什么痛苦。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被别人定义的时候,我们会感到不被尊重、不被接纳、不被认可、被排斥、被勉强等痛苦。记住这些痛苦,我们就不会抛弃自己对事物的感知、自己的情绪感受、不会抛弃自己的直觉。我们就能与那些同样遭受控制的人共情,更加体会他们的感受。当我们给别人下定义时,自己也会更加谨慎。因为我们明白,这样可能会给别人带去伤害。
转变与成长的第三个方面是“找回自我”。
这包括三个方法。一是持续地认识自我。在生活中、工作中,在各种各样的事件中,体会自己的感觉、心情和看法。二是持续地自我肯定。特别是那些容易受他人意见影响的人,需要去练习持续地自我肯定。大家还记得吗?我们在读书会启动时,曾经告诉大家,周末的自选作业是在《不要用爱控制我》的第4册书的第二部分,撰写你的“每周自我肯定记录”,不知道大家完成得怎么样?如果你想写,随时可以写起来。找回自我的第三个方法,是自由地表达自我。除了在更多的场合表达自己外,写作也可以成为一种自我疗愈的方式。除了自我肯定记录,你还可以写各种各样的文章来表达自我。
刚才我们谈到的是被控制者的自我成长与转变。那么,对于控制者来说,铭记痛苦和保持自我同样是重要的。最为重要的,是一份勇气。认识真实自我和破除泰迪幻觉的勇气。
接下来,让我们对今天的通讲课程做一个回顾和复习。
今天,我们探讨了控制带给人们怎样的影响。
首先,控制使人们失去真实的自我。我们用“四分之二”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四”指的是四种功能,我们通过感知、感受、直觉和思考四种心理功能产生自我感。“四分之二”的“分”指的是,当这些功能被削弱时,可能会使我们失去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分裂。“四分之二”的“二”指的是,自我分裂有两种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被动式自我分裂和主动式自我分裂,也可以把它分为创伤导致的自我分裂和社会文化环境导致的自我分裂。
控制的第二个影响是使我们建构虚假的自我。一个人不是由内向外地建构自我,而是由外向内地,根据别人的期待、评价和定义来建构自我。
控制的第三个影响是促使我们改变和成长。对于被控制者来说,需要走出“容忍”和“我能做得更好”这两个误区,需要铭记不被尊重、不被接纳的痛苦,需要找回丢失的自我。而对于控制者来说,还需要有认识真正的自我和放弃泰迪幻觉的勇气。
好,到这里,本周的重点内容就全部讲解完毕了。请大家安排好阅读时间,完成打卡。我会在小程序里和微信群中阅读大家的打卡内容,给大家反馈,也鼓励大家互相反馈、共同讨论。
(无戒学堂,日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