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想看这本书?(阅读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想从中获得什么、被什么吸引产生了阅读该书的兴趣,等)
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主要思路脉络、全书的逻辑脉络、书中的亮点、本书与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从中获得了什么?(新的知识点——促进认知迭代,解决了什么问题,激发了什么新点子、新思路,自己对待此问题的看法,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怎样融合)
一、为什么想看这本书?
之所以看此书,也是近期个人围绕“美”的主题阅读的一部分,是想了解数千年中国文化到底是怎样嬗变的、怎样理解一些经典作品、中国文化到底有哪些核心内容(文化的核心密码、DNA)。另外,也是多次参观博物馆、展览后的一点感受,看着展品觉得很好,但就是不知道好在哪里,怎样分析、理解,怎样表述自己的感受,就如同网络段子说的,看到一群大雁飞过,有的人惊呼好大一群鸟,有的人说落霞与孤鹜齐飞。怎样理解(内容、形式)、怎样表述(把自己的感受转化为言语),提升自己对“美”的感知能力。
二、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李泽厚把民国以前的中国文化演变历史分为10个阶段,对每个阶段文化的典型艺术部类、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提炼,并凝练成3组关键词,既有历史横断面的具体分析,也有纵向的编年史一般的演变比对。
全书文笔严谨,如同一篇篇学术论文,一节一个关键词,全节围绕这个关键词进行论证。蒋勋《美的沉思》一书,被誉为“台湾版《美的历程》”,与本书行文截然不同,更多的类似随笔,少了很多学院派的考究、谨慎,而是带着明显的个人情感喜好色彩,文字表述轻松活泼,又做了一些润色,如同朋友之间面对面交谈。
两书在内容、观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人的主题”、“龙凤图腾”、“先秦理性精神”等主要观点,以及对历史阶段的划分都基本一致。本书侧重宏观提出观点,后者侧重中微观具体分析例证,可以结合起来看,互为印证、补充。
三、从中获得了什么?
1、一个理解文化历史的时空坐标
本书篇幅不长,薄薄一本,但把中国文化历史脉络梳理得很清晰,条分缕析,如同在苍茫无涯的时空中竖起了一个坐标,横标是空间轴、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纵标是时间轴、10个阶段。以后再看文化史,对照此坐标,可以快速找到其所处的时空坐标点,结合对这个阶段的宏观把握再来看待具体现象可以比较快的把握。
来看看作者对文化史的具体分析。
10个阶段。远古(龙凤图腾)、夏商周(青铜)、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人的主题、文的自觉)、五代十国(佛陀世容)、盛唐(青春)、中唐(内在矛盾)、宋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明清(市民文艺)。
蒋勋的分阶段更细,但大致可以对应以上10个阶段的大起止范围。
2、一个分析方法
本书的一个很重要的思路是文化心理、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并作为社会变迁的重要变现。
这种宏观分析方法,值得学校借鉴。
政治、经济、文化,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互为影响,互为变现。看待、分析社会问题的时候,要有整体思维,大局观。
3、对于魏晋南北朝有了更多了解
在哲学方面,魏晋是一个哲学重新解放的时期,重新寻找和建立理论思维的解放历程。玄学替代经学,本体论(内在实体的追求)取代了自然观(外在世界的探索)。
作者对魏晋的在文学的地位评价很高,里程碑的意义。对于魏晋,除了竹林七贤、宽衣博袖、稀潇洒不群飘逸自得的魏晋风度,除了历史书籍上的资料介绍,自己并没有更深入的了解。看了本书,填补了一个知识的盲区。
4、扫除了一些知识盲区
如,“文的自觉”、“骨法用笔”这些概念,也是第一次接触到,高度凝练的概括。
“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一直是中国文人的一个独特精神代表。原来,在当时并未获得高度关注,而是到了宋代被苏轼塑造出来的形象。
5、用书中理论来尝试做一次分析
《古诗十九首》是我个人很喜欢的古诗,一直觉得其中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缥缈不定,每次似乎看懂了,又没有看懂。作者短短两页纸就点破了这层迷雾。字面上看,是对生命短促、人生坎坷、欢乐少有、悲伤长多的感喟,如“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都显得沉郁和悲凉。但诗中结尾大多以“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此类句子结尾,把前文中的沉郁悲凉之意,都在加餐饭的叮嘱中消融了。所以,以前每每读起来,都有一种矛盾的感觉。原来这是一种“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这是一种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与后世那些宣扬及时行乐的诗篇不一样,其中蕴含着向上的、激励人心的力量。正是哀而不伤、悲而不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