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日,中国光谷人工智能AI艺术展开幕,国风版科技新城画像《光谷十景》重磅发布。在短短40天内,AI根据多位唐宋水墨大家作品信息,结合光谷地标性建筑,自主生成这幅长约6米的水墨画,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
![](https://img.haomeiwen.com/i5254358/16956fd36590f5cb.jpg)
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金融贸易、远程通讯、在线服务、医药、法律、艺术等诸多领域。
![](https://img.haomeiwen.com/i5254358/90434a856c640b09.jpg)
《AI艺术家》
作者: [英] 阿瑟·I.米勒 著,林文杰 译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品方: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副标题:人工智能的创意与未来
丛书:新视界文库
![](https://img.haomeiwen.com/i5254358/c4ed3ce99ed6938e.jpg)
这本书结合大量案例,研究艺术创造力与科学创造力,探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的可能性,解析AI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历程,阐述AI在绘画、音乐、文学、戏剧等艺术领域的成果。
当年轻人艾伦·C.凯在施乐帕克研究中心的面试上提出,其梦想是发明个人计算机,这在大型计算机时代有些不可思议。但几年后,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采纳该想法,个人计算机的需求迅速传播。凯的发明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需求观念。他说:“预测未来的最佳方法是发明它。”
在某种程度上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人类是否需要计算机进行艺术创造?计算机是否有创造力?计算机能否创作出新的艺术风格?各种热点问题正被人类逐一研究和实践。
![](https://img.haomeiwen.com/i5254358/e6636d5da0569ef8.jpg)
这本书全方位地解读了AI艺术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
作者从理解创造力出发,阐述大C创造力的七个标志和天才的两种能力、博登创造力标准等,尝试定义创造力。计算机和大脑同为信息处理系统,也可能模拟大脑运作,具有创造力。
AI艺术家们的故事引人入胜,见证着AI艺术的实践与创新,重新定义了艺术创作的可能性。
1965年,计算机实现绘制图形功能,首幅计算机艺术作品面世。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音乐开始流行。90年代,开始有人使用计算机辅助作曲,大卫·柯普创作的音乐“比巴赫更巴赫”。2016年,首部由计算机创作的音乐剧《跨越围栏》在伦敦开演15场,超3000人观看,受评论家关注。2018年,由生成对抗网络创作的艺术品由佳士得拍卖,进入艺术市场,此举引起热议。
![](https://img.haomeiwen.com/i5254358/fdb59147fbd15ae6.jpg)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创新,AI已将创造力带入全新领域,以令人惊叹的能量,开启艺术世界的新篇章。
时代在变迁,科技在发展,人类文明将因人工智能而改写。
让我们顺势而为,拥抱变化,拥抱未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5254358/9ddbc6a7cb312790.jpg)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