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IT·互联网
这是一本《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这是一本《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作者: e896e56a6e3f | 来源:发表于2017-03-15 22:56 被阅读245次

         Robin是一个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也是著名的设计师,这本《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适用于各行各业需要从事设计工作的读者,也适用于有经验的设计人员。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地方需要用到设计方面的知识,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一切实物经过设计和不设计是那么的不一样。

        设计或许就是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事物更舒适更美好更优雅,所以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想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不确切之处还望多多指教。

        这本书最主要讲的就是页面设计,而在我们在生活中也是时常和页面设计打交道,比如做一份ppt,自己设计一张宣传海报,或者仅仅是将自己写的一些东西排版的更漂亮。而这些都需要一些基础的设计知识的,这本书当然也不是那种鸿篇巨制从设计史讲起试图一次性透彻的告诉你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花四年才能学到的知识。

        作者开篇讲述了一个关于约书亚树小故事从而引出这样一个道理:

一旦能够说出什么东西的名字,就会很容易注意到它。你就会掌握它拥有它,使它在你的控制之中。

        我对这句话深以为然,我们总是关注自己熟知的感兴趣的事,而且那些你熟知的事物时常就会莫名其妙的跳出来,就算在你不在意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比如我,不知何故对广告越来越感兴趣了之后,走在大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去关注各种各样的广告,去思考它的内容去评判它的设计排版等等,而在此之前我对大街上的广告总是熟视无睹的,而且我相信很多人也一样不怎么去关注那些广告是不是精心设计的还是粗制滥造的。

        作者对基本的设计原则加以总结概括,得出CRAP原则,即对比(contrast)、重复(repetition)、对齐(alignment)、亲密性(proximity)。

        这篇文章暂时仅做这四项原则的总结和介绍,本书后半部分也讲了众多知识点(之后我会继续总结分析)但是也都依托于这四项原则的。所以本书的第六章之前的部分需要重点理解。

        1、对比的核心就是“截然不同”,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所以对比的目的就是增加视觉效果(更具可读性),从而吸引读者,此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有助于信息的组织。

        书中提到一个与对比相关的重要原则:

想要实现有效的对比,对比就必须强烈,千万不要畏畏缩缩。

如果两个项不完全相同,就应当使之截然不同。

        这里的对比有很多形式,比如,字体的大小对比、颜色的冷暖色对比、线条的粗细对比等等。

        所以在新闻类文档排版的时候通常是标题是又大又粗的字体,正文则用小字体,这也体现了对比。在整个设计当中对比是最有意思的原则,同时效果也最为显著,因为通常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能把一个普普通通的设计变成一个精美的设计。

        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你决定要用对比的时候,丝毫不要犹豫,加大力度去做对比即可。

        2、重复就从字面意思曲理解即“反复出现”,这样可以加强统一性。比如在做ppt的时候,从头到尾应该是有统一风格的(风格应符合演讲的主题),也就是某些基础设计元素(颜色、字体、符号等)要在每个一个页面都出现,这样才看起来有条理而且统一。于是也可以把“重复”理解成“一致性”。

        此外对重复的理解应该更进一步,就是,比如你在看一张页面的时候,最先看的是带粗体的标题性的文字,当读完之后,如果下面在出现类似的重复使用的了粗体这种方式修饰过的文字的时候,你就会不自觉地把视线又跳到之前的文字,然后在两个粗体文字之间做对比试图去找出它们之间的某种联系,因为直觉告诉你,页面之所以会设计成这样应该会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在文档中重复使用元素可以建立一种连续性,在排版一份多页面的文档的时候,重复出现的元素很重要,这样就可以让读者轻松地判别和理解一个整体,比如论文排版的时候总是每一个页面的固定位置有学校名称或者校徽,有统一的论文题目还有页码等等。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把重复用的太烂,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重复元素很明确(比如是一个圆),那么就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比如变换大小)重复这个圆,而不是简单单调重复,即重复并不表示必须重复完全相同的东西(说的有点绕)。

        书中提到:

重复还会为你的作品带来一种专业性和权威性,他会使读者感觉有人在负责,因为重复显然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决策。

        3、对齐的意思就是不要在页面空间里随意安放,尽管很多时候需要表现出随意的感觉,但是优秀的设计看似随意实则运用了众多原则和设计知识。

        对齐的方式基本上有三种:“左对齐”“右对齐”还有“居中对齐”。页面上任何一项都不是随意放置的,每一项都与页面上的另一项存在某种视觉上的联系。找一条明确的对齐线,并坚持以它为基准,比如文本是左对齐,那么标题和副标题都应是左对齐,虽然居中的现象很常见,但居中却不算是最好的选择。

        作者Robin还提到,这些都可以算作是规则,规则有时候就是用来打破的,但是在打破规则之前是要清楚的掌握这些规则,然后有意的去打破,这样才能显示出排版设计的创意性。

        其次,在设计中,统一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和概念,一个精美的设计无论第一眼看上去是多么的杂乱无章,却总能在其中找出对齐的方式和线索,并且不得不让你由衷的感慨设计的魅力。

        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尽量不要在同一个页面内混合试用多种文本对齐方式。其次能不用居中对齐就不用居中对其,尽管居中给人正式稳重的感觉,同时却也是相当乏味的一种体验。

        4、亲密性是指把有相关性的设计元素归组到一起,目的是减少出现多个独立的元素从而导致混乱。在一个页面上,物理位置的接近就意味着存在关联即相关性。(书中举了一个关于名片文字排版的例子,非常详细的讲明白了亲密性的真正含义),这就需要你非常明白自己设计的页面上,哪些信息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哪些需要强调,哪些则不需要。

        作者认为亲密性的真正含义:

如果某些元素在理解上存在着关联,或者相互之间存在某种关系,那么这些元素在视觉上也应当有关联。除此之外,其他孤立的元素或者元素组则不应存在亲密性。位置上是否靠近可以体现出元素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而且事实证明,在做了基于亲密性原则的调整后,再次浏览整个页面的时候,会惊奇的发现无意间透露出很多文字之外的信息,或许这就是设计的意义所在吧。比如,你会自然而然的知道什么是重要消息,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相关的属于同一类型的,什么又是属于独立的,而这些信息在之前你是一无所知的。

        上面虽然分别解释了四种原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设计当中这四项原则通常是结合使用,它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从而建立的整体的效果。

        此外还有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在页面设计的时候需要适当的“留白”,这样做能让读者的眼睛及心灵稍作休息,比如文本段落排版的时候通常会留出一行或者几行的空白,目的就是让读者放松几秒。

        公众号:萝卜炖肉  感谢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是一本《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wr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