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仅凭自己的意志力不太可能一直自律下去。自律只是一个人理解人性、明确目标,理清利害关系后的选择结果。”
01
—
这两天跟朋友聚会闲聊,大家说起了这种一种状况:
随着年纪增大,身体开始发福,精力开始下降,脑子开始变钝,反应变慢,不想学习,工作热情衰减,有种”变丧“的感觉。
然后有人就”羡慕”我:说我身材保持得不错,还这么有意志力,每天都能做到思考输出,要为我的自律点赞!
当时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说不准“变丧”这种感觉,是不是就跟倦怠、提不起劲、躺平这些感觉差不多的样子。
如果是,那我更想澄清一个概念:躺平才顺应人性,而自律不是。
就好像,你要让我现在去读一本有深度的书籍,你让我马上去解决一个棘手的难题,我也是一万个不愿意。
我只想在下午的阳光里,躺在一个舒服的沙发上,拿着手机刷短视频。
因为,不动手、不动脑、不读书、不思考,“节能环保”才让我觉得最舒服。
02
—
所以,我一直觉得,仅凭自己的意志力不太可能一直自律下去。
自律只是一个人理解人性、确立目标,理清利害关系后的选择结果。
我对某件事能做到自律,是因为我能意识到:
我当下的这个选择会让自己在将来得到丰厚的回报,而且,也确信现在的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无法对某个事做到自律,很有可能是我不认为现在的付出是值得的。与其痛苦、自律地工作和生活,还不如放任自如、变丧躺平。
按以上的这些逻辑,我也不妨可以做下面的定义:我所谓的积极进取,也并没有多么地伟光正。
只不过,我长期的目标是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创作者:
我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就能决定我可以连接多少人、能影响多少人、会有多少人可以跟随我,能产生多少杠杆效应。
这本质上也跟别人渴望得到金钱、渴望得到权力的目标,没什么区别!
只不过,我是在玩自己认为的那种好玩、有趣的游戏,让我从精神上享受一种更高层级的快乐而已。
03
—
写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理解目标感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了:
在目标的指引下,我不仅能专注于当下的工作,还会积极思考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
相反,一个人如果缺乏目标感,他的活力就会丧失:
迷茫是因为目标感缺失,悲观很可能是源于短视。
很多人身上的焦虑感,其实也与缺乏目标感有关。
回顾我过去的工作经历,我发现自己在某一个阶段也一度缺乏目标感。
比如,我根本不能清晰地表达出“我能做怎样的工作”,“我想要实现什么”,更不要说“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了。
每天浑浑噩噩,当自己要面对某些重要决定与选择,只有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是好。
按上面的逻辑,就是“躺平、变丧”之类的说法了。
04
—
最后,再扩展一下:
人生路上,难免会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如果控制不当,心态就会受到影响。
心态一旦出现问题,自身的能量会被削弱,做事的能力也会减弱。
做不成的事情越多,目标就成了空中楼阁,人也会变得越来越焦虑,不要说自律了。
严重的时候,甚至失眠,吃饭没胃口,身体变差,对许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于是就陷入了心态差,能量不足,状态不好的怪圈。
所以,及时驱除负面情绪,调整好心态,也是保持活力和进取心的关键。
关于调整情绪,我会用我自己的一些方法来调节自己。
比如,我觉得读励志书就可以起到调节心态、补充能量的作用,我也确实看过很多励志书,这些书给过我很多能量。
还比如,我觉得持续写作也能让心态变得越来越好,因为我写作的追求是直面情绪,是不断成长,是保持乐观向上。
所以,我写得越久,承压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心态也变得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