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听了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讲的古典诗词鉴赏。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讲诗词有不同的角度。骆老师讲诗词,不就文本解读文本,而是纵横社会学、哲学等各个角度分析诗歌。他讲的我总结了让我受益的几点:
一、我们在读李白的时候,不要去想李白是否有很多地方跟我们一样庸俗,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李白如何去歌颂不庸俗的人生追求和人生渴望,他的诗给我们提供了多少美好的人生向往,使我们的生命得到了滋养。同样,我们在读陶渊明的时候,不要想着陶渊明也很俗,重要的是,陶渊明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
二、读诗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诗人用文字把他的情感、经验封闭在诗里,而读诗,是用你的情感、经验去将封闭的文字打开的过程。每个人对于诗的感受都是不同的,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对一首诗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因为你的情感、经验发生了变化。
三、读诗的时候,不能只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他举了屈原的例子。“在现实世界中,他被否定的时候,面对压迫,他在想像的世界里去反抗和自我辩护。这就像在法庭上审判,只有原告,而没有被告,读诗的人就是那个法官。物质世界是可以毁灭的,但真理是不灭的。一定程度是,好的文学作品趋近于真理,是可以永恒的。至少比物质世界留存的要久。但是我们在欣赏的时候要有一个观点,那就是,这是诗人的立场。”
四、关于《诗经》,骆玉明教授讲了几篇,我之前读的时候没注意到的地方。
1、《诗经》中的节制。《诗经》是很雅的文学,雅即是正,也是一种贵族气质,体现在文字方面和思想方面就是节制,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譬如《关睢》中写男子追求女子,求之不得时是辗转反侧的。爱情是会让人疯狂,让人丧失理智的,但是这个男子他丧失的理智也顶多是辗转反侧,不危害社会的。另外,他追求女孩的意图是让她做自己的妻子,追求到以后,是要与她琴瑟和谐的,用钟鼓乐声娶她进门的。
2、《诗经》中的意境
兴是《诗经》中最重要的一个表现手法。骆老师讲道:兴是一种飘移的联想。一种暗示,需要用你的情感经验去体会。《君子于役》这一篇,讲的是妇人思念在外征战的丈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农庄夕阳西下,鸡回窝了、羊和牛也都从山上下来了,丈夫也应该从地里扛着锄头回来了。一屋二人鸡和羊,这是一个平常的画面。但是丈夫去打战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现在回来的只有鸡、羊和牛。《诗经》没有多一句的闲话,只是让你去体会那个画面,体会那个意境。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3、《诗经》中的政治
文学与政治有很微妙的关系,政治的比例浓一些,就会损害个人的情感,而个人的情感浓,则会损害政治的利益。比如《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战争会破坏很多东西,首先破坏的就是军人的家庭生活。一方面妻子以丈夫为王前驱而感到骄傲,但是她更多的是思念和充满不安的忧虑。诗必须有真实的感情,否则不能打动人;但诗人的感情也并非可以尽情抒发的,它常常受到社会观念的制约。如果一味写那位妻子为丈夫的报效国家而自豪,那会让人觉得不自然——至少是不近人情;反过来,如果一味写妻子对丈夫的盼待,乃至发展到对战争的厌恶(这在事实上绝非不可能),却又不符合当时社会的要求。所以最后它成为这个样子:对亲人的强烈感情经过责任感的梳理而变得柔婉,有很深的痛苦与哀愁,但并没有激烈的怨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