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纳闷,为什么300多年来依然有那么多人一遍又一遍地重读《红楼梦》,她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
我在过去10多年里曾经2次重读,但这次借着蒋勋老师的解读,再次重读《红楼梦》,也许我大概能理解为何有那么多人喜爱这本书。
曹雪芹用客观而不带批判的文字描了300多年前的社会的各个阶层、不同背景身份、地位、文学修养、性格、人物心理、行为…甚至自我觉醒能力,呈现出当时社会上的人性复杂的、千姿百态的多样性,与其说故事中的人物是笔写出来,不如说是他用刀刻出来的,几百个人物的言行举止,个性鲜明独特,栩栩如生!这种写作功力个人认为至今无人能及。
如果那个时候有诺贝尔文学奖,那应该非曹雪芹的《红楼梦》莫属。
许多人都和我一样,觉得高鹗版后续写的40回,没劲!我也比较赞同80回已经是《红楼梦》的最终结局。
《红楼梦》触动了我们的恻隐之心!看着一个个青春鲜活的生命在毫无选择的前提下走向世俗命定的归宿,于心不忍!随着晴雯之死,宝玉也把他的纯真年代一并埋葬!
《芙蓉女儿诔》就是那祭奠青春的祭文!
大概每个人的心中都曾经有过一座"大观园",那曾经年少无知、天真烂漫⋯,可惜谁都无法拒绝长大,即使集万千荣华宠爱于一身的贾宝玉,也无奈地落入凡尘!渐渐的学会世故,学会了带上不同的面具…!离初心渐行渐远⋯我们心中的"大观园"最终荒废!
突然想起《小王子》,小王子总是在说大人的世界很奇怪难懂,不如我们小孩子那么简单纯粹。
是阿,我们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无法理解梦想和青春?从我"成熟"了,变得世故开始吗?
沒有足够的沟通与包容,就打着"为你好"的旗帜,一厢情愿甚至一意孤行地为对方的安排、铺路!不知不觉间变成了另外一个"王夫人"!努力地恐惧、防范、甚至打压青春!
变成自己曾经深深厌恶的角色,该是多么可怕啊!
世俗洪流,浊浪涛涛,部分陈腐的观点一直深深地影响着许多人,比如清清白白的"晴雯",却因为出类拔萃、勇敢抗争而为世不容…
那么多人喜欢《红楼梦》,也许正是因为青春无法保留,也无法复制。所以我们才会在日后的岁月里不断眷恋、怀念、追忆我们曾经的青春,因为当时的你,才是最原本纯真的你!
1千个人读《红楼》也许就会有1千个《红楼梦》,而我觉得《红楼梦》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剧场版《金刚经》,如果你觉得人生很难懂,《金刚经》很难懂的话,那就去读读《红楼梦》吧!
荣华富贵曲终散
镜花水月一场空
看尽红楼世态情
悲欢余韵皆是梦
"好了"便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