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班讲课,一个教师会有多少成就感?
一个班学生要到多少人,才称得上是大班?笔者教的班学生有90人,笔者当年刚上初中班上学生还一度突破100人。这恐怕没有最多,只有更多。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南周口市一学校平均班额113人,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近年来,大班额现象受到广泛的批评,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重视。2010年出版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要求“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年初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指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无论在哪个国家,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都是最美好的教育理想。然而,因为大班额现象的存在,它只能一直停留在理想阶段。而一旦实施小班化教学,这些美好的教育理想就能成为现实,这已经被事实证明。想想美国中小学一个班才十几二十个学生,就颇让人向往。笔者在想,在中国教得身心疲惫心力交瘁的教师,到美国会不会重新燃起教育的激情。
作为教师,在班额50的课堂上课与班额70的课堂上课是不一样的,在班额30的课堂上课与班额50的课堂上课又是不一样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也是如此。
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既是一句至理名言又是一句谬论,关键看前提是什么。如果一个教师每天投入大量的时间展开教育而不用为生存担心,并且只教少数几个学生,就完全能够教好每一个学生。反之,如果一个教师每天的收入都难以维持生计,并且面对一大群学生,那学生怎么可能教得好?在这种情况下,这句话就是对教师最大的侮辱。
衡量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生师比,即学生与教师在数量上的比例。生师比越低,就表示每个教师教的学生越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教育质量就越好。现在我们的教师数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只会越来越旺,教师也只会越来越多,而不会越来越少。就像医生。
人们之所以会容忍大班额的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教育舍不得花钱,殊不知教育产出与教育投入往往是成正比的。既不想多花钱,又想教育质量高,世界上恐怕还没有这样的好事。不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根本就不配说重视教育。同时,人们远远低估了教育工作的难度。康德认为,能够对人提出的最大、最难的问题就是教育。教育艺术是对人类来说最困难的两种发明之一。对一种真正的教育来说,要做的事非常多。笔者认为,我们正是因为把教育看得太简单了,才觉得花多少钱无所谓。应付考试可能会很简单很轻松,但真正的高质量的富有深度和创造性的学习会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不想方设法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师数量,大班额问题永远都不可能根除,教育质量也永远都是一句空话。即使有质量,恐怕也只是应试的质量,而不是整个育人的质量。我们必须知道,教育投入永远都不嫌多,也永远都不嫌晚,而且教育绝对值得大力投入,其回报会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这回报就是人才。每每想起那些为子女的教育花钱不眨眼的底层百姓,我都感动不已。遗憾的是,很多主管部门的人的见识还不如那些底层百姓。
是时候了。
注:文中配图源自互联网,谨此致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