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条件养育》读书分享第二章

《无条件养育》读书分享第二章

作者: 佩佩_轻剪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7-12-07 11:40 被阅读0次

爱的给予和撤回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有条件的爱的两个分类:撤回(大棒)和正面强化(胡萝卜)。

我想大多数人在孩子面前都说过这样的话:你那样做我就不爱你了;我不想要你了,你不是我的孩子。大家还记得当时孩子的反应吗?我记得在妞2岁多的时候中央1台有一个很火的育儿节目《超级育儿师》,里面用到的一个方法,爱的暂停。即当孩子的行为令我们感到不满是利用惩罚来撤回父母的爱。当年的我,将这个方法视为宝典并应用在妞的身上,时至今日依然还记得妞被我罚坐小板凳时眼神里流露出来的恐惧。

而这种方法在现在仍然被很多家长视为法宝,认为孩子就是应该被管教和驯服,殊不知这种爱的暂停带来的是孩子深深的恐惧感。恐惧被抛弃,恐惧不被 爱,这种恐惧将会伴随我们一生。也因为这种恐惧,孩子学会了“为避免失去家长的爱而对家长唯命是从”,从而失去了自我。而我们的家长却都在喊着: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思想独立!

说到惩罚自然也就有奖励了。“你如果考了100分,妈妈就给你买你一直想买的玩具”,“如果你表现好,妈妈就带你去你一直想去的游乐场”,哦,孩子知道了,我只有考100分,才值得拥有玩具,我只有表现好,才能得到妈妈的爱。或许在孩子小的时候,这种奖励对他来说还有诱惑,他愿意为了得到这种奖励而去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孩子长大以后呢?他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外在动力驱使。

今年6月份开始接触易效能的时间管理课程,成千上万的人一起抱团践行,而在践行的过程中会有人放弃,有人坚持。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大家都需要找到同伴才能变得更加自律?慢慢的我知道了,因为大家的动力不一样!有的人是因为外在动力做这件事情,有的人是因为内在动力做这件事情 ,所以往往能够坚持下来的都是内在动力比较足的人。而我们的奖励正在一点一点侵蚀掉孩子的内在动力。

“你太棒了!”“你真聪明”“你好勇敢”,这样的词是不是每天都在我们的耳朵里回响?赏识教育啊,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啊!而科恩却提出:表扬会制造“维持原有成绩”的压力,从而阻挠其将事情做好;表扬会降低人对所做事情的兴趣(因为此时的主要目标变成了获得更多表扬);一旦开始想着如何 持续受到正面评价,人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爱冒险,而冒险是创造力的先决条件。

与奖励手段一样,口头表扬通常反映了对行为的过于关注,它是一种评价,带有令人不安的暗示作用,极易让孩子意识到我们在如何看待他们。不说“我爱你”,口头表扬传达的是“我爱你,因为你做得好”,相反,不说“我不爱你,因为你做得不好”,而爱的撤回已经发生了。

最后,自我评价。

只有......才会对自己感到满意。经常嫌弃自己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对自己有这样的自我评价呢?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会有这样的念头呢?一个可能的起因是竞争:将某人置于你死我活或冠军只能有一个的情境下,这是腐蚀人们自我价值感的最佳途径,教会人们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另一个催生有条件自我评价的因素则是家长“过度管制”的养育模式。

爱的撤回和正面强化都会让孩子有这样的自我评价,这种感觉让他们很难接纳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条件养育》读书分享第二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cd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