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细节的执着

读书‖《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细节的执着

作者: 白云深处19号 | 来源:发表于2017-02-26 11:07 被阅读256次
读书‖《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细节的执着

  这是一篇"寒假作业",应孩子学校老师的要求而写。

  福尔摩斯,很久以前我只凭口耳相传,听说在遥远的西方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他足不出户住在伦敦贝克街221号。他身高六英尺,有一双灰色的眼睛,大背头,钻石脸,细长的鹰钩鼻,经常拿着烟斗与手杖,戴一顶黑色的高筒毡帽,往往是嘴上叽吧叽吧几下就把疑难案件破了。他的成功让警察非常难堪,却又不得不倚重他的才能。当时我错误地认为,福尔摩斯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后来我陆陆续续看到了一些以他为角色的连环画,才得知他只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笔下的一个侦探顾问,一个虚构的小说人物。在我没有从事律师职业之前,我没有认真地看过柯南.道尔的小说,在此之后,我开始注意并且逐渐发生兴趣,因为我希望能从福尔摩斯缜密的逻辑、精巧的推理中获得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我的辩护技巧,好让检控官或者对方的代理人理屈词穷。刚刚过去的春节,没有充裕的时间拿来看书,新购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放在我的枕头边,只是在临睡前每晚看几页,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沉沉睡去,书掉落在地板上……,感谢自己的坚持,好歹也看完了几个故事。

读书‖《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细节的执着

  福尔摩斯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敏锐的观察力、无懈可击的演绎推理和丰富的法学知识等等,这些优点也是读者为何对福尔摩斯推崇备至的其中几个原因。在他诸多的才华当中,我尤其留意他对细节的深入研究与不倦推敲,从而获得案件的关键突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然而关心一件小事、留意一件小东西,好像又算不得是“才华”,我们每个凡人都可以做得到啊。然而他为什么做的那么完美呢?那是因为福尔摩斯的执着精神,做起事来心无旁骛。

读书‖《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细节的执着

  就拿《血字的研究》为例。这个故事叙述一个叫杰弗逊的男人为了给自己心爱的女友复仇,乔装打扮费尽心机终于寻得一个机会将两个凶手杀死,而自己也因为得血管瘤症在狱中身亡。从小处着眼,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是本案得以侦结的关键。

  小说的开篇交待华生医生从阿富汗战场归来,因为合租房子认识了福尔摩斯。两人首次见面,通过神态、脸色、手腕、受过伤的左肩膀,福尔摩斯就迅速地推理出了华生曾经在阿富汗战场待过。这令华生大为惊叹。他通过同样对细节的观察,得出一个门卫曾经是海军中士的正确结论。之后他在谋杀现场,看马蹄印分辨新旧蹄铁、量步长推理出凶手的身高、观察墙上的血迹得出凶手的指甲有无修剪、从掉落地上的烟灰推理出凶手吸的是“特里奇雪茄烟”等等,此类例子枚不胜举。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看到福尔摩斯不止于在犯罪现场找指纹看鞋印,还能通过分析失窃物周围环境,推算出失窃时间;他还会通过观察犯罪现场推算出犯罪手段,从而整理出新的线索和证据。

读书‖《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细节的执着

  当福尔摩斯娓娓道出他推理的全过程时,不仅仅华生医生,我也被他的推理能力所折服。所有这些,正是由于福尔摩斯善于观察细枝末节,执着每一个小事件、每一个小物件,并善于跟实践经验相结合,才使得他与其他侦探的表现截然不同而高人一筹。

  福尔摩斯对细节的执着,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每一个官司都有一段辛酸的经历、每一个案子都是一个奋斗的故事。很多人看我们律师只看表面现象,衣着光鲜亮丽,在法庭上凭一张嘴说过来道过去,法槌一落工作结束。有句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在法庭上维护当事人的最大利益,我们在法庭之外未雨绸缪积极备战,调查取证车马劳顿、引经据典古今搜索、沙盘推演制作文案等等,无一不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看似胜券在握成竹在胸的官司,看似无力回天败局已定的案子,会因为法律文书当中的一个错别字、会因为时间或年龄没有核对、会因为姓名或名称相似没有鉴别发生惊天动地地翻转。

读书‖《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细节的执着

  专注细节,从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那么距离会做大事,能做好大事,也就不远了。当你在做的时候,你可能感觉只多做了一点点,但多一点点,少一点点,积而累之就是质的差异;也就是这一点点,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

  细节决定成败,并非危言耸听,不仅仅是对我们律师工作的一个重要警示,其他各行各业也应当引以为重,包括正在学校读书的菁菁学子们,从小灌之输之这样的思想,对他们的成长无一弊而有全利。

读书‖《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细节的执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细节的执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eo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