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能醒来,醒来以后还是这么温暖。39度的高温,把一些简单的一般的没有脑子的病菌都应该杀死了吧。病毒杀死了人就健康了。反正生命总是这样。有的在,有的就一定不在。很想和谐共生,但很少能做到。
有时候想想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平等过。当病菌侵害人身体的时候,人类就觉得病菌是敌人,就一定要消灭它们。可当人类消灭病菌的时候,难道病菌就应该被消灭吗,病菌难道不是一条命吗。说白了也是弱肉强食的一种表现。谁危害了谁的利益,谁就会灭了谁,谁就会要了谁的命。
这就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没牵涉到钱,大家看上去都是朋友,都是哥们,都是亲人。一涉及到钱,涉及到利益,往往会翻脸不认人,形同陌路。这也很能理解,毕竟在某些时候,生存比生活更重要。活都活不下来,还谈什么生活。当然,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既然活下来了,就想要活得更好。所以在利益面前,没有几个人能不惦记。不争不抢不夺,反而看上去倒是没有人性。
39度对于人的体温来说,其实应该不算很高。36°<人正常的体温≤37.2°。39度也就算一个温开水的温度,摸起来不烫手。这个水温放点酵母粉用来发面做包子馒头是最好的,发的又快又宣软。还不用把面放在热水处。抱歉,一不小心炫耀了一下我的生活技能。虽然这种小技巧10个人有11个人都会,但是我相信一定有那第12个人不会的。
用39度的头脑写出来的文字,会不会也是滚烫的。那些滚烫的文字会冒烟吗,一溜小跑往前冲,后面熏烟袅袅。当然不是着火,是文字后面拖着一个闪亮的小尾巴。完了,这些文字要火了。
这么多年,有没有写过一些滚烫的文字呢。可能还真没有过。当然情书除外。滚烫的文字该是多么能够打动人心,那种情真意切,情深意浓,情意绵绵,情窦初开,只要看一眼,脸就会绯红,心就会狂跳。
这些滚烫的文字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已然用光,都在那一个又一个的信封里,都在那一本又一本的日记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时打开来看,依然砰砰心跳。
而今天,我拥有了火热的身体,也希望能写出一些滚热的文字。但是却找不出来哪些文字是滚热的,哪些文字能点着,哪些文字冷漠的嗤之以鼻。
文字对于身体,光有温度还是不够,还需要思想有高度,心里有激情。火热的思想里面很难有高度,不烧糊就不错了,至于高度,那得先渡过这一劫。当劫后余生,高度自然就有。至于激情,那得先有感情。
这年头,谈感情会不会伤手机?一人一机就能过一辈子,感情横在中间算怎么回事儿呢?第三者么?屏保么?那些短视频,那些网文,那些网上的情感比现实里的吸引人太多,关键还不用花太多钱,还能带来快乐,感情不也就是带来快乐的吗?这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文字燃不起来,不是缺少火,而是缺少情感。燃不燃起来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重要,自由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处处都是困境,我们在无数个困境里想要获得自由,可是都没有办法达到我们所愿。而文字可以实现我们一部分的相对自由。虽然在简书里,很多的文字都不能自由的写,但是这已经足够。毕竟所谓的自由,也仅只是相对的,包括文字。
我们用文字表达喜怒哀乐,用文字表达现实和虚幻,用文字表达理想和梦想,用文字记录我们所知所看所想到的一切。
我们用文字谈论生,也用文字谈论死。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谈的。人生的自由那么少,唯有文字,让我们自由的沟通和交流。有的事情不是你不谈,它就一定不存在。很多只是我们不想去面对,但是不想面对的不能就当没发生。没发生的,只是现在没发生,将来一定会发生。
人总是这样,善于麻痹和麻醉自己。宁愿看不见眼前的真实,也不相信残酷的现实。于是,自我催眠或集体催眠就成了寻找快乐的高级手段。可是最终还是逃不过去,该来的迟早会来,该走的怎么留都留不住。
所幸,有了文字,我们方才获得了一部分自由。文字应该永远不会毁灭,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文字的自由就代表了一个民族的自由。那是思想自由的表现,在一个包罗万象的国度里,在一个开放型的社会里,自由的文字表达自由的思想,那该是多么令人向往。
只是,很多事情,并不是所想即所得。能把所想到的完全呈现出来,不管是自己的自由意志,还是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都能不失偏颇的展现出来,这也算是一种文字的自由表达。
文字本来应该就是自由的。只是我们人为的给它做了很多限制,不是限制了它这个意思,就是限定了它那个意思,最终让它一点也没意思。这样往往被称其为贫瘠的文字。文字哪有贫瘠和富贵,只有使用或不使用。美妙组合和随意凑合。
人类是有局限的,而文字是无限制的。人一波接着一波走过了这段历史又进入了下一段历史。没有文字的记载,就表明人类都没来过。所以往往历史的足迹其实就是文字的足迹。那些文字自由的散落在各个历史阶段,千辛万苦,千言万语的记录着每个历史的关键节点和重要的人物事件。由此串联起来整个人类史。
在历史上,文字只管记载,不管真假。所以有了很多的历史学家,前赴后继的去找寻和研究历史的真相。如果文字能说话该有多好,可历史上的那些文字明明都在说话。但是谁能证明哪些话是真的,哪些话是假的。所以文字,是可信,孰不可信。
相信什么也别相信文字。不信什么但千万要相信文字。谁才是文字的尺度呢,是历史,是我们自己。历史毕竟是由人创造的。
当然,如果没有人,也就没有文字。文字终归是为人服务的。文字仅只是一种工具而已。自由也是人赋予它的意义。所以其实它本身可能也无所谓自由不自由。只是人们在使用它的时候,受到了自身的限制和束缚。受到了眼光的局限和思维的捆绑。所以认为那是文字本身的一种限定。其实不是。
对自由的向往是人的一种本能,包括使用文字的自由。那种对文字的把控或驾驭,都希望能用精准的文字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的文字常常跑偏。
但是跑偏并不一定是因为滚烫的身体。就像诗仙李白,每每酒后,都能做出滚烫的诗句。那些句子千古流芳,百世传颂,很多还有醉意,有火热的情感。所以那些深情的文字,是否也是有一颗滚烫的心,高达39°。要不然平淡无奇,也就只剩下了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