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读经:《易经系辞卦》10-12章
早上,像每个周一往常一样,早餐后开始读10分钟亲子早读,然后电车送大儿子上学。出门前,我提醒他衣服要整理,问他红领巾在哪,他口里说着“正衣冠”然后束好裤子,红领巾在书包,我赶着出门,就出发了。没多久,班主任发视频在班里点名哪些同学没带红领巾,没带《成长足迹》,衣冠不整。我家儿子三者都沾上了,真是“幸运”!班主任还单独发给我了。我赶紧去书桌找了找,果然找到了《成长足迹》,糟了!这个是我的问题。早上我拿出来写了"父母的话",忘记给他放回去了。我很无奈的回老师,说明情况承认属于自己的失误。红领巾估计那小子又丢了,然后衣冠不整这个实在是没办法,出门前已经整理好把上衣束好,到教室又放飞自我了,哪舒服哪来。老师给我发来语音信息,说孩子正是习惯养成的时期,需要我们家长时时的提醒他,不能太撒手,不能想起就说一下,习惯是反复反复的过程中养成的,需要时时的反复这个提醒的动作。她说俊霖现在都挺好,学习上课她管,回到家,生活习惯,写字的习惯需要我们家长去督促。这番话,说的我很惭愧。老师总是能看到他的优点,总能给予孩子鼓励。这恰恰是我们家长们没有给到孩子的。像早上,我发现孩子这几天都没有做英语的电子作业,就大声的说了他。爸爸也知道了,告诉他下次旅游他不能去了。一大早的,儿子就被训的心情很不好。前两天全家出去旅游了,他玩的疯了,根本想不起有电子作业,只做了纸质作业。仔细想想,家长我也有责任,没有提前去检查他的作业,没有做好提醒他的义务。昨晚我又出去了,没有陪他检查。虽说作业是他的,要自觉,但昨晚他说没找到IPAD,做不了,也有一定原因。一味的打击,责备,能收到有效的效果吗?不然。所以当我听到看到老师发来的信息说儿子“他真挺好”的时候,很感动。都知道说鼓励的力量比责备或者奖励更能带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时却很难运用起来。尚老师就是在用鼓励的言语一直激励着学生,教育着孩子自发的学习向上。我们做为家长,是不是也应该更多的鼓励孩子啊呢?
昨晚孩子洗完澡,说要跟我谈谈。他说我早上在酒店的时候用书打了他,他说要跟我好好谈谈,谈完了这事就过去了。我对于他的请求暗暗感到有点吃惊,口中说好。然后我诚恳的说早上我本来想趁爸爸去锻炼,我们还没去吃早餐的时间先把作业做一下,利用好时间,可是你却不愿意,要玩,我就没控制好情绪,动了手,对不起! 然后他就释然了。我追问他,“你觉得你的行为呢有没有错的地方?” "我也有不对,我应该利用爸爸锻炼我们等他的碎片时间来做作业。” 这时我觉得这个事情我们都摊开来说了,大家都有错,也承认了错,下次要注意。当我们想孩子有好习惯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注意方法,如果用强的,大家的关系都会很紧张。如果当时我用的是鼓励的语言,孩子肯定会容易接受,也更积极的,有效的去做了,而没有委屈和反叛的情绪,这样学习的效果不是更好吗?
所以,时时多鼓励,运用好鼓励这个工具,比打和骂都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