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内心都十分爱孩子,可很多却不会爱,让爱变了味道坏了质量。所以家长要问问自己,是否能接纳孩子,是否能无条件的爱孩子。
人性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希望被他人认可和接受,作为孩子最希望的就是被父母接纳。接纳孩子代表即接纳优点也要接纳缺点。不会因为他是否掌握了什么技能,不会因为他有多高的成绩才去爱,仅因为他是自己的孩子。爱一个成绩好能力强的人谁都能做到,可父母需要在孩子还弱小还没有成功时给于他无条件的接纳。
接纳就像孩子和父母之间心灵的纽带,如果孩子做的很多事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自尊水平差,破罐子破摔,甚至具有社会破坏性。从小得不到父母认可的孩子内心都很悲凉,心智发展上、心理发展上都会出问题。
接纳不是纵容、不是包办。如果一个孩子在外面打架回来了,父母不应该不问青红皂白再打孩子一顿,而是划分成两个环节,一是我理解你,当时一定是什么事情或话语激发了你这样的冲动。接纳和理解他当时冲动的情绪。二是指出情绪可以理解,但打架这种方式是不对的,并和孩子共同去面对需要承担的后果,同时告诉孩子以后解决冲动情绪的其他方法。所以也就是家长可以不认同孩子的行为但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觉得父母理解他时,他才有可能浪子回头。
接纳是爱的纽带,接纳代表着爱、信任、理解、认可。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情感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