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没有这种情况:因不懂得与人沟通,导致孩子人际关系不良;孩子的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弱,不敢面对困难、挫折;一旦需求没有被满足,孩子就会发脾气;情绪化严重;孩子缺乏自信,每次考试都会焦虑;每次你想帮助孩子的时候,孩子的表现却充满了抗拒,让你不知从何入手。
这些行为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怎样引领孩子走出困境?
有些妈妈会觉得上面的情况是因为孩子自尊心太强,真的是这样吗?
自尊心和爱面子是一回事吗?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
自尊心是向内看,爱面子是向外看。
举个例子:有个女孩突然不想上学了,这样女孩学习名列前茅,得过无数荣誉,是众多家长中别人家的孩子。在问及原因时,女孩说:“昨天上学第一节课我迟到了,老师竟然让我罚站,一直没有让我进去,全班同学都在看着,丢死人了!”
原来女孩不想上学原因是她觉得丢了面子,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向外看。
向外看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别人做不到的地方,看不见自己做不到的地方,导致情绪化处理事情。
向内看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了自己没做到的部分,然后去调整相应的行为,直至不妨碍别人、不妨碍环境。
女孩看不到自己的迟到妨碍了老师讲课和同学听课,就不会想到调整自己的行为。试想,她参加工作以后会不会因为迟到被批评和领导有意见、或者辞职?会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做到推卸责任呢?
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迟到了,如果老师批评,他会看到自己的确迟到的行为,明白自己确实犯了错误,会想尽一切办法调整自己的行为。向内看看到自己的不足,有羞耻感而想办法改进,这是自尊心。
爱面子是自尊心不成熟的解读,成熟的自尊心是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通过调整自己的言行,改变别人歧视的心理状态,同时让自己获得价值感。
我们可以用三句话引领孩子向内看,学会积极改进自己的不足。如果孩子发生了让他有羞愧感或者是丢面子的事情,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你可以通过三三三就是三步三句话三个肢体语言引领孩子向内看:
第一步: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第一句句式:不带责备第描述发生的事实后孩子的感受。
肢体动作是“摸”!不同的孩子喜欢不同的部位,一般是抚摸后背。
注意点:不要拍打孩子。
只有当情绪完全平静后,进入理智才可以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设问并让孩子换位思考。
第二句句式:如果是你加上对方的做法,加上你希望的做法,加上你会怎样做。
比如:如果你是老师,你正在讲课,有学生迟到,你是要把这个知识点讲完呢?还是直接停止讲课,处理迟到的事情,让全班同学等一分钟?你会怎样做?
肢体语言:盯!盯住孩子的眼睛。
注意点:目光平视。
这一步是提出对方做的,让孩子换位思考,当孩子给出他的答案后,就可以进入第三步了。
第三步:能量转化,调整行为,维护自尊。
第三句可以这样说:原来如果你是老师,你也会这么想啊,看来老师是爱你们的。为了让老师不再为这种事情为难,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肢体语言:抱或者拍。
注意:无论抱还是拍,都要稍微的有一点力度。
一个人的自尊心也是一个人的精神脊梁。
孩子自尊心最好的训练就是:维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后,就期待这个世界满足他的需求,也是人的先天四大需求,能够被正确的了解,能够被无条件接纳,能够被认同,能够被需要。所谓先天需求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当这四点有一个没有被满足时,就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也就等于伤害了情感,从而失去与他人的连接。所以维护自己和孩子的自尊心,是父母的一门必须课。
自尊心是一个人的精神脊梁骨,当这个脊梁骨受伤时,人是无法站起来的。没有一个孩子,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迷雾之中爬行,都希望在阳光下行走。你可以学习上面所说的三步三句话三个肢体动作,把人的四大先天需求贯穿始终,守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只有这个脊梁骨是挺拔的,孩子才有可能有充足的自信心去担当一定的学习责任、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责任心会促使一个人向上向善,也就有了上进心,人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己调控自己的能力就会自发形成。
知识点总结:
怎样训练孩子的自尊心呢?父母要从以下三点着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