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毕业典礼,其实和下一届一起办我们是属于延毕的那一批。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记得1月份领证书的时候大家都在中招,马路上空空荡荡的,我不禁想起我们这届最特殊最神奇也最幸福的学生。
我记得我们考研的时候上海是一场大雨,拥堵的早高峰让我晚了近十分钟才到交大闵行校区,差一点无缘考试,幸运的是。我们又以一种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形式团聚,在经济和管理的课堂上遨游。从线上预备课开始,又以疫情的线上课结束,然而绝大多数课程的精华我们又都是克服重重困难,做了无数核酸才换来的线下集体教学。模型,案例,报表甚至表演我们什么也没拉下,我们是幸福的。
都说意外才是贯穿整个过程中最令人难忘的环节,一点也没错…我还记得那位第一堂课和我们大谈孔子老子的长者如今已经离开了我们,让我们感慨万千;那一个周六我上完孙校长的课赶去苏州陪客户,晚上面对自己抽中的上海电气的作业,1040行的报表,酒精作用而就快不省人事的大脑,我告诉自己第二天是要交作业的……于是很难想象凌晨五点三十分完成作业,洗了个澡喝了一罐红牛开回学校的我是如何完成这一壮举的,只知道早晨7点半我又和小伙伴在广灵一路的豆浆油条店有说有笑了。
既然是“延毕”,那就说说和延迟有关系的。我们身处这个国际环境,都清楚经济周期意味着什么,管理学的向上一般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挑战,而我今天所说的延迟也就是慢一点并不是网络用语的躺平,因为我们没有资格。用大家在各行各业的资源以及学校里学习的各有所长,哪怕我们开个小店也是别具特色,更何况这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希望传承,一种陪伴我们穿越牛熊的传承。
一张证并不是终点,借用一位友人在毕业同学录上留下的一句话结尾:如果家人友人和爱人是这辈子挥之不去的三种思念,那么请让我们成为更升华的“第四种思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