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大概3500字,读完大概需要5分钟。
在两年前,我写过一篇职场类的文章,当时聊的是面临毕业季的选择,在一轮新的“洗牌”中,该何去何从?“洗牌”这个说法是在我高二开学第一天的班会上,班主任何振华老师讲的,当时正好是文理分科的洗牌。他说人一生中,其实没有多少次可以洗牌的机会,中考可能是一次机会,文理分科是,接下来就是高考和毕业找工作了。这些年,这个观念在我的脑海里印象非常深。
两年过去了,每逢朋友跳槽聊聊当时的选择,我都说从来没有后悔过。当时的每一个offer都代表着未来可能会进入不同的领域和方向,但我觉得在这两年中,抛开工作的成长,从一个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到进入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至少在财商的成长和金融业务的耳濡目染中学习到的技能,就非常值了。举一个观念上变化最大的例子,以前我觉得贷款/借钱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没钱的人才会这么干,我才不要整天欠着钱提心吊胆的。然而现在,我觉得只要利息可控,或者市面上也有很多免息的产品,我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红利来周转钱,然后拿自己的存款去买其他的理财产品行成正向的利息差。
说回正题,是什么在无形中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成长遭遇瓶颈,觉得很难顺利往下走了?
不上进
很多人会说,是因为不上进啊,本来工作就很累,完成定的目标就很难了,哪有别的空余向上发挥。但看看自己,我发现我也是个蛮上进的人啊,为什么有时会觉得无力可使、频频遇难,观察下来,它可以引申到很多表现:
1.没有好奇心;
2.适应了现在的节奏,觉得很舒服;
3.只说不做,停留在想的阶段。
有好奇心,但知识体系也没有质的长进
其实大部分人是有好奇心来驱动自己去发现新的世界,但很多时候并没有执行下去,比如没有时间,比如这个领域不够吸引人,再比如懒……所以导致我们停留在一个碎片化的学习中,有时候觉得看几个业内公众号的深度文章就厉害死了。
然而我第一次认识到要系统学习一个本领是刚工作那会儿,老板总觉得我的文案不行,不够打动人,然后改来改去好几遍吧,最后定下来的文案也就那样。整个过程中我也很痛苦,还没有什么经验沉淀,为什么最后选的是这个文案我也总结不出规律来。于是我就下定决心去系统地学习文案,每天晚上定点上课,为了可以更及时地应用理论赶作业到凌晨,一期结束了还强迫自己去争取做二期的助教老师,一来可以跟更多的人讨论以巩固理论,二来也可以发现其他的优秀作品。从现在来对比,至少写文案不会陷入没有思绪的状态,在街上看到优秀的文案也能马上知道它是抓住了哪个点来打动人。
把事情执行得很好,但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
学生时代,把一个人评价为“靠谱”是在说把事情交给他我很放心,基本是停留在执行层面的。但工作以后,我对靠谱最大的认知是一个人除了有执行力,还需要对未来有可执行的规划力。比如很多时候,我受到最大的挑战是规划写不好,刚开始的时候,每次规划都要过好几遍。比如3月份的规划,我从2月下旬开始写,到3月结束了也没有拿出满意的方案(非常无奈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找不到对策,觉得这么多年,自己的工作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否定,偶尔跟朋友和家长聊起,还会因为这个痛哭,觉得非常委屈。这个问题大概困扰了我小半年,其实规划写不好是表面问题,查深处的原因更难。
1.在意识上没有把下一步的计划放在很高的位置,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现阶段的工作里
这一点也符合上面整理的没有上进心的表现(适应了现在的节奏,觉得很舒服)。下一步的计划分很多种,小到下一个活动或功能的改进,小到每周/月的计划(当然随便写写不严格执行的计划不在讨论范围内),大至下一份工作领域和职能发展、行业的转型……想想每周写的周报,大部分时间都在回顾自己做了什么,下周的计划大部分时候都是匆匆写完,非常惭愧了。
2.从杂乱无章的执行-从源头开始的梳理
很早之前就提醒过自己,沉浸在苦且累的工作中,每天觉得超充实的感觉迟早会完。很多时候埋头苦干完需要阶段性的梳理,比如看看现在做的事情还是不是当初的目标?有没有按照当时的拆分计划来做,当时做的事情满意吗?接下来可以怎么拆分?当然刚开始这个过程我执行下来觉得比较累且不顺利,现在也在越来越完善中进步。
从这种做事的思维方式中,我发现很多认知的建立和重构是需要自己去系统搭建知识框架的。观察已有的现象,总结方法论,比零散的点更不容易遗忘。
3.跳出现状,不要局限在自己的岗位和业务中,多和同行业、不同行业的人交流
我很清楚自己,大多数时候还是要靠外在信息和动力来刺激,然后反思现状。比如曾经有一次跟佳颖吃完饭轧马路,不经意间聊起一个影视创业的点子,她把影视圈的现状和问题的难点告诉我,我们开始讨论怎么用互联网的方法提升效率、有了用户以后怎么赚钱,当时急着找一个地方坐下来,就在路边的一个高端酒店的大堂里开始聊了起来。这种讨论时的热情和新信息的刺激在后面的工作中更能帮我找到状态。
我还想起了一个维系人脉关系非常努力的例子。这是一个我在公众号关注的自律性非常强的陌生人,他会定期去维系不同圈子里的人脉关系,甚至细化到每周跟一个人一次深度聊天,记录跟一个人第一次认识是什么时候,还有一个表格来管理每次联系的时间点和频率。后来老顾去了纽约,我们再次聊起这个人的人脉管理,这种方法在美国的社交圈也经常能看到类似的影子。
跟其他行业的人聊天,也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可以在其他行业找到自己工作领域的影子。比如我有个朋友是小学班主任,在一起的时候会聊很多奇怪的现象,比如现在很多孩子需要家长陪着写作业(这在我小时候非常罕见),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激起一个三四年级孩子的自驱力?是不是真的很难?聊着聊着发现家长管教孩子跟领导培养下属的观念是相通的。一个班主任怎么去管理一个班的孩子的学习和规范他们的生活习惯,这些方法和用户运营也非常相通。当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时,想想当年父母是怎么教育我们的,我身上的这种品质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的孩子没有?想清楚这些问题不仅解决工作难题,锻炼思维逻辑,对人的心理也有更深的认识。
职场新人就该被不平等对待吗?
这个问题我自己遇到的案例比较少,但经常听身边的朋友说起。比如刚进公司,一切都很陌生,身边都是大佬,做起事情来非常怂了。
1.观念的可怕
我刚开始工作的半年里,偶尔会被评价说,工作经验比较有限,导致会栽倒在不必要的坑里。但是我从来不害怕这一点,经验这种东西,多学习多体验就有了。重要的是,需要在观念上改变,因为没有绝对意义的新人和老人。举一个真实案例,韩叙,运营大佬,经历过自己创业摸索、又在一线互联网公司工作很多年、还自己出书写方法论的老人来说,他来到网易新闻当高管,也会遇到从来没有见过的问题和困难。所以我觉得平常跟人沟通(sibi)时,自信不能丢,至少要以平等的态度去沟通。经验根本不是退缩的借口,任何人都有相对的新领域和新困难。
2.以自己的优势去影响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板,如果你觉得工作经验和这个领域的见识拼不过别人,你也可以通过自己其他的优势和思考过程去影响。和工作伙伴在一块的时间非常多,大家在一起并不一定时时刻刻都在聊工作,你也可以通过生活上的优势去建立影响力,比如你有自己的特长,有坚持了十几年的某个训练,有高超的推理游戏能力,有各种旅行攻略分享,对电影、摄影有很深的见解……都可以开启一个话题,然后开始你的表演……
3.不要给自己设限
这个话的本质就是格局,我对它的认识也是来自我老板的影响。一个人突破了格局的限制,就会发现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瞬间整个世界都变大了。我并不一定只能局限在某个领域做事,我会有更高的目标和使命,那么给别人帮忙做分工之外的事情,我也不会太恼,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举一个正例和反例。正例是有一个相处起来非常舒服的工作伙伴,大家的默契非常好,有的时候提一个他份外的需求,我也不需要啰嗦太多目的啊背景啊这些,他很懂做这个事情的意义,对整个业务都好,很快会答应下来。反例是下午无聊冲着金牌导演点开了急症科医生电视剧,然后发现一个科室的两个平级的主任医生,会因为找另一方带的下属做分外的事而当面撕,回到科室,那个主任医生还会质问下属医生还要不要跟着他做事。在治病救人这种生死关头,这个剧表现出来的医生的格局这么小,传达的三观非常不正能量,分分钟弃剧……
形象带来的改变究竟有多大?
大部分人对于形象的定义是放在可以加分最好,但也不要让它给自己减太多分。所以这么一个中庸的位置,就非常容易被遗忘……但是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优秀的你,曾经被忽视的形象或者身体开始撑不起你的才华时,该怎么办?毕竟键盘侠们对金字塔顶端的人们,要求是非常全面的。当然形象和身体管理也是执行力和自控力非常好的见证。
好了,祝大家都有一个倍儿棒的身体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毕竟“活得久一点什么都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