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家庭教育
理解还是误解?

理解还是误解?

作者: 心语花香 | 来源:发表于2020-01-05 18:09 被阅读0次
    理解其实可遇不可求,“气味相投”是无须解释的。

          近期来访的家长高中低段的都有。有的是夫妻关系紧张;有的是亲子关系势同水火;有的是一家人分别住在三处:孩子跟着老人,妈妈有自己的事业,爸爸有个人的生活……共同点就是都在沟通上出问题。说白了,谁也不理解谁。又都觉得很受伤。

    片段一:

    “你爱孩子么?”

    “爱。我什么事都为她打算,处处都给她安排好。”

    “那你和她感情好吗?”

    “哦……感情不好!”

    “你是她最亲的人,她就是跟你学习感受爱和表达爱,那你是怎么表达对她的爱呢?”

    “……好像凡事她想做的我刚好都反对,总是唠叨她,反正有我在家她肯定痛快不了。”

    “那她是否也在用这种和你作对的方式表达对你的爱呢?”

    “嗯,我好像有点明白了。我是不那么理解她……”

    片段二:

    “我什么都听她的。知道争吵对孩子不好,守着孩子,她说什么做什么我都听着。我给她煮好了豆浆,她说想今天喝粥。等第二天我煮了粥她又说想吃面条。我回来的这几天没有一天高兴。不止一次我听到她抱怨:我怎么这么倒霉,找了你这个窝囊废。既然她对我这么不满意,我也不想再拖累她过普通日子,就跟她说:那离婚吧!我带孩子过!”,第二天她就又高兴地说我们其实挺幸福。猫一阵狗一阵的,我真猜不透她……”

    “你怎么能这么说!你才回来几天?我天天带着孩子……”

     

          理解看来真是挺难的。我的学生理解我吗?我于是在班上做了个小测试。

          又到了周五的课堂听写时间。我对大家说“同学们,拿出一张田字格纸,我们今天要练习写句子。”多数同学马上拿出来田字格开始了练习,只有两个同学例外:小伟一直找啊找啊,一直到快下课了也没拿出来;小佳拿了张生字纸写的。

    “小伟,刚刚老师的要求是什么?”

    “老师要田字格纸,我可能没带,找不着……”

    “小佳,咱们下周就要考试了,在这个时候,你觉得老师要的是田字格纸吗?”

    “不是,老师是让我们再把重点句子练习一遍。没有田字格写在别的纸上也行!”

    句子写完了,我把容易错的字写在了黑板上。“同学们,看黑板,注意这两个字。”

    “小雨,老师的要求是什么。”

    “老师让看黑板。”

    “是吗?老师要求的是看黑板这个动作吗?”

    “不对!老师是让记住这俩容易错的字!”小哲补充到。

        好多家长老师都纳闷,明明要求孩子:上课要坐好,别说话,认真听。孩子们怎么就是学不会呢?坐是坐着了,听是听着了,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不走心,更别说动脑了。应付到现在,成绩不好实在是理所当然。

          所以说,理解毕竟是个性化的东西,没有处在对方的位置,没有相似的经历,根本不可能感受到对方的感受。这也是我们在日常交流中,难以互相沟通理解的原因。想起老师教导我们要“设身处地”,可是当彼此的个性个点以及过往经历互相不了解的时候,即使我们主观上想“设身处地”,思想和身体也无法找到相应的感觉。

          这让我想起一个来访的家庭中,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临近考试又病了,母亲为了安慰孩子就表达了她的“理解”:“没事的,宝宝,妈妈理解你,你担心考不好是吧,没什么的,只要你认真考,把会的做对了,妈妈不说你……”结果孩子更不愿意去学校了。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孩子的表达是:“同学们根本不喜欢我……”更令人意想不到的还有“妈妈骗人!考不好她就会不高兴,上次她也这么说的……”所以,不论是做咨询还是和学生相处,还是作为父母安慰孩子,慎用:“我理解你。”因为打着理解的旗号,很多父母其实不过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误解。而误解,比不理解更伤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解还是误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rc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