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攸县铁路桥下牛脑滩岸边有一个冬泳基地。经过两年的完善,基地条件越来越好:自来水、摄像头、储物柜、防护栏一应俱全。现在,基地成了泳友们的乐园。有时,泳友们还拉来音箱、烧烤设备,在这里烧烤狂欢。
离冬泳基地三十米,有一个“华林码头”——这也是部分泳友的乐园。
两年前,这里还是钓客们废弃的一个小窝棚。夏季,泳友激增,基地人满为患,一些有特殊嗜好的泳友便移步废弃窝棚。
窝棚只有三四平方,多几个人便觉局促,窝棚常客华林老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一个伟大的计划横空出世了。
历经近千个日日夜夜, 昔日的废弃窝棚升格为今天的“华林码头”。
“华林码头”分为水井、更衣、休闲三个区域,占地近三十平。为了让泳友们记住码头总设计师老曾,湘驰老肖便将此工程命名为“华林码头”。
泳友们可知道:把一条连钓客扫墓人都觉得难走的小径辟为泳友们的出入便道的是老曾;每天日出前已经开始刨土,日落后还不停止劳作,有时连午饭都带到工地上吃的是老曾;去年小寒以后,拆除旧窝棚搭建更衣室,年近八旬还不停地在木架上爬上爬下忙着钉木条盖石棉瓦的是老曾;为更衣室四处淘来各种各样隔板,为便道下水台阶淘来防滑垫的是老曾;今年春节后,把石棉瓦换成塑钢瓦的还是老曾。
听老肖说:“老曾祖籍酒埠江官田,后移民至漕泊大源。他今年七十八,是粮食部门的退休职工。老曾泳龄几十年,坚持每天早晚游泳两次。老曾是游泳的受益者。他兄弟几人只剩下他一人,他因为游泳才拥有今天如此健康的身体。”
听老肖说:动工兴建码头以来,老曾全身心扑在码头上,没睡过一天安稳觉。他每天考虑的全是码头上的事:挖掘的进度、材料的来源、资金的筹措……老肖说:老曾最大的缺点就是什么事都要自己做,让别人去做他很不放心,除非给他打打下手。
泳友们夸老曾是当代愚公。不是吗?从无到有的水井,从三四平的窝棚到三十平的码头,是老曾近千个日日夜夜一镐头一镐头硬生生地掘出来的。大家都知道寸土难移,何况是一个年近八十的老汉。看到老曾这么没日没夜地挖,泳友们也常搭把手帮着刨刨土铲铲土,还心疼地劝他慢慢来,可老曾就是不听,还说:“工程没结束,心里总是悬着一件事。早一天完工,早一天放下。”
老曾几乎成天在码头转悠。早晚两次游泳,雷打不动。不游泳的时候,不是打理码头边上的菜园子,就是归置码头上的游泳设备;不是劝导偷偷从家里跑出来游泳的熊孩子回家,就是提醒粗心的泳友带好“跟屁虫”救生圈。
有泳友问老曾:“你一心扑在码头上,一心为泳友着想,不图回报,到底图个啥?”
老曾憨憨地笑着说:“没什么啦,我就喜欢每天来这里种种菜游游泳,聊聊天吹吹风。”
为了经营好码头,不但要付出劳力,还要倒贴钱。泳友们夸老曾是“活雷锋”。老曾摆摆手说:“莫给我戴高帽子。把码头搞好了,我自己游泳方便。我做事的只有一个原则——利己不损人。”
好一个“利己不损人”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