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一篇小文,记录蓖麻的,其实还有一种麻,给我的印象深刻,那就是苘麻。
苘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前在东北平原随处可见,也有野生的长在荒地里。高而笔直的秆上,蒲扇一样的叶子,秆和叶一色的绿,更显得黄色小花的醒目。果实形如钟状,顶部分瓣,瓣尖细长,围成一圈的瓣尖,很像女孩长长的睫毛。
苘麻沤在水里,才能脱皮晒干纺绳。尤记得下乡时生产队里有两个大水泡子,专门用来浸泡苘麻,水有些发黑,是多年浸泡的结果。秋天把苘麻割下来,捆成捆,一层层码进去。到时候起出来晾干,就可以往下撕麻。
沤在水里的苘麻捆也就成了小孩子们玩耍的小小竹排,可以仰躺其上,任其悠悠荡去;也可以趴伏其上,头上顶着蓖麻大叶,于是成了芦苇荡里藏着的雁翎队。可是苘麻在水里沤得时间一长,苘麻捆就散了,孩子一上去,就会跌落水里,一不小心还会呛水溺水,生产队会计家的孩子就曾躺在苘麻垛上,不想垛塌陷下去,险些把孩子淹死。
去了皮,取了麻,剩下的麻杆是引火的好材料。过年过节燃放鞭炮,使用火柴点燃不安全,且一炮一点,很浪费。使用点燃的烟卷对火,也照样不安全,且小孩子因此学会了吸烟也不是啥好事。这时,长长的麻杆就派上了用处。把麻杆的一端点燃,麻杆燃得慢,火又不易灭,一连燃放许多鞭炮,都用不着更换麻杆。
苘麻主要用来做编织材料,但是苘麻绳不如线麻绳结实,不能用来作拉车的套绳,取水的井绳,纳底的鞋绳等。派不上大用途,只能用来做点不吃劲儿的捆扎活儿。
苘麻花完全绽开的花瓣不怎么甜,含苞欲放时味道最好。花苞有些甜味儿,可能是含有花蜜的原因。嫩嫩的,只一小点儿,根本供不上嘴。
农村过大年供奉祖先时,婆婆蒸上一锅,印象最深的是馒头顶部有一圈小红花。花很小很简单,但是花瓣十分均匀。大白馒头上红红的小花,活灵活现,放在供桌上,特别醒目。是怎么画的呢,花瓣的大小形状都一模一样?问了之后才知道,她是用苘麻果蘸了红色颜料水印上去的。
现在,随着尼龙绳等的出现,线麻绳都已经退居二线,苘麻绳更没人用了。苘麻没人种了,纯粹成了野生,偶尔在田间地头能看到。苘麻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