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罗振宇力荐,豆瓣9.2分,这本关于记忆的书可能影响你一生

罗振宇力荐,豆瓣9.2分,这本关于记忆的书可能影响你一生

作者: 觉知舫 | 来源:发表于2020-05-28 17:00 被阅读0次

记忆是如此神秘:

单词反复背,却死活记不住,而多年前初吻的感觉依然历历在目;

迸发的灵感稍纵即逝,可说起“妈妈的味道”却马上就会咽口水;

明明同行,可伙伴们的记忆点完全不同,别人铭记于心的,你可能毫无印象

……

大脑究竟是如何运作选择记忆的?

把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需要怎么做?

为什么人老了会记忆力减退?

老年痴呆症患者为什么会丧失记忆?

这些问题在《追寻记忆的痕迹——新心智科学的开创历程》里都有答案。

《追寻记忆的痕迹》是美籍犹太裔神经科学家、2000年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的自传。提起自传,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它不过就是作者个人生命历程的回顾而已。

但本书不同。

由于作者的特殊身份(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在这本书中你不但能够了解作者个人的发展轨迹,同时也能够了解他所研究的科学领域。总之,这是一个把个人史与科学史相融合的故事。通过阅读此书,你不仅能对“学习与记忆”产生全新的认知,同时也能从作者对过往经历和成就的回顾中受到启发,让自己不同以往。

作者:埃里克·坎德尔

下面我就从作者个人的故事、记忆科研的故事以及译者的故事三个方面将本书介绍给你。

一、埃里克·坎德尔的个人故事——所谓的人生规划不过是“人生鬼话”

“人生规划不过是人生鬼话”,这句话出自网红教授戴建业。

戴教授与众多大学教授一样,只是一个兢兢业业但又普普通通的育人者,除教课以外,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上。独特之处在于他能把个人所学所悟,通过风趣幽默的方式传播给学生,能用对中国文学的热爱感染并激发听者的兴趣。所以,当他讲课的视频被发到网上以后,别说大学生了,就是普通网友也很喜欢。

老先生一生追求自己所爱,不为名利所累,自得其乐,没想到在不经意间竟然红了。

戴教授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人们,人生的种种际遇常常不是个人能左右的,所以与其花时间去做什么规划不如把眼前的事做好。只要你全情投入,总能有收获,甚至还会有惊喜。

自得其乐的戴建业教授

巧的是,在《追寻记忆的痕迹》这本书中,埃里克·坎德尔个人的发展轨迹竟与戴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

坎德尔出生在维也纳,作为犹太裔在他9岁那年亲历了“水晶之夜”的残酷,并留下了童年阴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想不明白为什么原本反对希特勒的民众会在48小时之后态度大转变,突然热情拥护希特勒,并开始残害犹太人。

在哈佛上大学期间,坎德尔对历史和文学产生了兴趣,并希望借此了解历史的真相。然而上到大三,由于导师病故,再加上初恋女友的父母是精神分析学家,坎德尔受到影响,便转移了兴趣点,并在研究生阶段立志成为精神分析师,同时他认为这也能从心智的角度帮助自己解开童年的困惑。可到了博四时,他发现想理解弗洛伊德的心智理论,只能以“每次一个细胞”的方式开始,于是最终坎德尔立志成为神经科学家。

求学期间的坎德尔先是弃文从医,接着又弃医学理。乍看起来非常任性,但重要的是他一以贯之地保持着好奇心,想要探究事情的本源。这不正是乔布斯所说的“追随自己的内心”吗?

在成为全职科学家之后,坎德尔从单个细胞入手,渐渐转而研究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空间记忆、后来介入生物学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的运用,并开始着手探索精神分析与意识的问题……

这样的人生轨迹非常有趣:从精神科医师转而成为科学家,又从研究细胞发展到研究精神分析,好像是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实事却是多年的科学研究硕果,使原本不相干的精神分析与生物学实现了最终的融合!

从坎德尔的求学和研究之路来看,他不断规划却不断打破规划,每次转变仿佛都是机缘巧合,却又实属必然。这对于普通人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有着意味深长的启示:

一个人的兴趣远比规划重要。

你可以没有清晰的规划蓝图,甚至不断改变方向;但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要能抓住心之所爱,它就可以引领你一路看过、走过最精彩的风景。过分拘泥于所谓的规划,反而画地为牢,少了很多惊喜和意外。

人生随性一点,就能潇洒一点、快乐一点,而且收获颇丰。

二,记忆研究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引人入胜

虽然是个人传记,但本书中所展现的专业知识却大大多于个人故事。

一部分原因是坎德尔的人生与神经科学相交相融,难以分割;另一部分原因是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将专业知识对大众做一个普及。既然是抱着这样的心态,那么在如何让普通读者也能读懂这一点上,坎德尔自然是花了不少心思。

如果说作者的个人史是全书的第一条线索,那么与记忆相关的研究则是第二条线索,两者的重要性旗鼓相当。

在坎德尔打定主意做个科学家时,他是想通过对大脑的研究了解意识到底是怎么回事。可当时,人类对于这个人体当中最精密而复杂的器官却知之甚少,因此坎德尔的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

幸好开放的学术氛围没有让坎德尔遭到嘲笑。在导师的引导下,坎德尔吉才知道要想了解意识,就先要搞懂大脑是如何传递信息的,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从“每次关注一个细胞”开始。

海兔

可是人脑大约有1000亿个细胞,而且这些细胞是如此微小,大脑的结构也过于复杂,根本无从下手。幸好坎德尔和他的伙伴们发现了海兔。海兔是一种蜗牛,由于它脑细胞的体积很大,而且数量也少,极少的减小了实验难度,非常适合用于研究生物的脑细胞神经环路是如何完成学习和记忆的。

坎德尔以海兔作为起点,很快开始了更多关于记忆的研究,并且成果显著。

研究发现,人类在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形成过程中,脑细胞的运行机制完全不同(见下图)——简单来说,在短期记忆中是突触增强(突触就是神经元之间的接触,信息就是通过突触实现了在细胞之间的传递);而在长期记忆中则是生出新的突触。要想生出新的突触,就要不断加强刺激,所以要想把知识长久的记住,就一定要重复。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这个记忆曲线被很多爱学习者奉为经典。但读过本书后,你会发现:艾宾浩斯在实验时所选取的记忆对象是无意义单词(目的是抹去受试者因已有知识和记忆所产生的差异),而日常学习中我们要记忆的是有意义的单词,或者与过往相关联的知识。因此,相对这个记忆曲线来说,我们形成的短期记忆更快,而且也不会忘得那么快。所以,花费太多精力按照“艾宾浩斯曲线”去记忆单词或者知识,实际上是把事情复杂化了。

长期记忆除了与重复练习相关,还与空间记忆有关。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去电影院看电影总是比在家用电脑看要印象深刻得多;故地重游常常会因为旧有的环境、气味、人物等因素,使我们记忆深处久被忽略的细节再次浮现于眼前。这都是拜空间记忆所赐。简单来说,就是凡我们参与其中的事情往往印象更深。

随着对大脑记忆的工作原理了解越来越多,生物学对于像老年性记忆退化,以及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所造成的脑损伤也有了解释和治疗的能力。于是,坎德尔自然而然地参与到了医学应用领域,并由此开始了精神疾病研究的新旅程。

由此,坎德尔从神经科学的研究一路前行,从生物学角度上与他多年前曾经心向往之的精神分析再度相遇。目前,虽然人类要阐明意识的形成与影响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不再是遥不可及,毫无方向了。

通过坎德尔所讲述的记忆科研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在研究之初,作者以终为始。为了了解意识而研究大脑,因为器官的复杂性而不得不从细胞入手。随后他顺藤摸瓜,根据研究成果不断拓展思路,最终回到了研究意识的初心。

这整个过程就像一个侦探故事,环环相扣,再加上坎德尔的“科普初衷”,就使这本书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普通大众读来也一样是兴趣盎然。

对于普通人来讲,科研离我们的生活极远。但阅读本书,深入了解了科研过程之后,我们也会受到不少启发:

批判性思考——

科学研究需要不断地在假设、论证、否定,再假设、再论证的道路上寻找答案。作为个人也一样,常常进行批判性思考,我们就能少犯错误,不断成长。

成长型思维——

科研实验中存在着大量的失败,正是这些失败给了科学家新的启示,让他们不断改变方向与方式,最终获得真相。普通人的生活也一样,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败打击得放弃了坚持,同时也错失了美丽的风景。

结果重要,但过程更美好——

坎德尔通过详细描写科研过程,告诉我们:获得成果时所带来的喜悦终究是短暂的,而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争论产生新观点,再思考、再实践、再否定、再修正才是真正让人着迷的。

对于科学家来说,研究之路永无止境。他们研究的课题也许耗尽一生都无法完成。如果一味追求结果,只会让人徒生焦虑,没有乐趣,只有挫败。

人生也一样。每个人终究难免一死,这是我们无法改变和逃避的结果。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呢?我们要如何才能活好呢?坎德尔的自传给了我们答案:人生就是要活一个过程。人类殊途同归,最重要的不是同归,而是殊途——找到你的一生所爱,活出与众不同的精彩。

三,译者喻柏雅的故事——他的严谨认真让本书更好读好懂

一本500多页包含记忆科研史的个人传记,对普通读者来说已经是个不小的挑战了,再加上它是用英文写成的,障碍就又多了一层。很多外文优秀书籍都是败在了翻译上。

但本书不同,用罗振宇的话来说:“让我把这本书刷下去的,不是坎德尔,而是译者喻柏雅。“不但如此,而且在得到公众号最近发布的“十本书推荐”和”十位领读人推荐”当中,《追寻记忆的痕迹》和译者喻柏雅双双入选。

那么喻柏雅毕竟做了什么,感动了得到的团队呢?

1、5年血泪翻译成书

没错,为了翻译这本书,作者花了5年时间。这种全情的投入在如今的出版界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也实在不算多见了。

2、所有细节都认真对待

前面不断提到,《追寻记忆的痕迹》不同于一般的自传。想要驾驭这样一本包含了科学史、社会史及个人史的图书,除了需要译者具备丰富的知识积淀、良好的英语水平之外,还一定要有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喻柏雅做到了。在翻译过程中他对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比如书中有一个关于描写棒球的句子:“他在满垒时上场击球并打出一个清垒的二垒安打” 。这句话和书中主要内容无关,读者也会一带而过。但译者并没有因此放松要求。因为喻柏雅对棒球一窍不通,所以翻译时他就被卡住了。为了保证翻译的准确性,他不但把棒球比赛的规则学习了一遍,还在初稿时请教了网友,并在校对时再次确认后做了修改。这种对作者和读者,对知识和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一个连并不重要的小细节都如此用心的人,对于书中的众多专业知识自然是更加精益求精的。难怪罗振宇说对译者喻柏雅心怀一份敬意。

3、贴心的领读指南

按说书已交付出版,译者的工作也可以结束了。但出于对《追寻记忆的痕迹》这本书的肯定与热爱,喻柏雅又担任起了本书的领读人。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有二:1是帮助读者更好的领略全书,2是在领读过程中也让读者可以把书中知识应用起来。

但读过领读文章之后,你会发现,收获远不止于此。首先,在领读文章中,喻柏雅不但介绍了各章的主要内容,解释了一些知识点的前因后果,同时还推荐了一些延伸阅读材料和书籍,并对翻译中的尺度把握,及至单词理解进行了详细地讲解,这对于读者来说,价值早就超出本书之外太多了。

因此,可以这么说,在《追寻记忆的痕迹》这本书当中,作者坎德尔通过个人的亲身经历为我们铺开了一条探索精神科学和心理学原理的启蒙之路,而译者喻柏雅则提供了一根可以帮助我们一直走下去的拐杖。

总之,《追寻记忆的痕迹——新心智科学的开创历程》是一本兼具文学性与科学性的自传体科普读物。书中内容丰富而有趣,不仅展现了科学家的研究路径、20世纪精神科学发展史、二战奥地利犹太难民史;而且也介绍了心理学知识、生物科学知识、人类学习与记忆的奥秘,同时还讲述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甚至还是一部赴美留学指南……

一旦读过这本书,你的学识范围将被拓展,而大脑也会与以往不同。具体如何不同呢?读过之后,你自然就知道了。

 —— 完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振宇力荐,豆瓣9.2分,这本关于记忆的书可能影响你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ua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