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聋哑时代

聋哑时代

作者: 小二王 | 来源:发表于2023-05-27 10:06 被阅读0次

《聋哑时代》是小说家双雪涛的自愈之作,如同把往事说进树洞,泥巴封好,日后好好珍存。不同于《平原上的摩西》的锋利冷硬,他用温柔的笔调、元气饱满真挚的汉语、爱与温存的目光,打量少年时代的梦和伤痕,为和自己一样活过的人们做传,把聋哑时代失声者的故事讲出来。
90年代末的东北小城,那个外面一切都在激变的夏天,对于十三四岁的少年来说却是一首悠长的朦胧诗。故事的主角是108中校园里的一群初中生,小说通过少年李默“我”的讲述视角,叙写了七个凌厉的少年成长故事,如同奈保尔的《米格尔街》,这些人物相互独立又命运交织,有着互文性,勾连起“我”的成长轨迹。科学怪人刘一达、天才少年霍家麟、古怪早熟的迷人女孩安娜,永远穿白衬衫的艾小男……一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时刻,来自成人世界的权力之手也在拨弄着这群少年:被监控的教室、枯燥无味的书本、充满戾气而势利的老师。面对与外部世界的第一次冲撞,有人激烈反抗,有人陨灭、失去踪迹,更多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聋哑时代》勾勒出80一代的精神成长史。大雪覆盖的工业城市,下岗潮中陷入困境的家庭,在少年们的内心世界投射挥之不去的影子,校园生活也始终有一层压抑暗沉的时代底色。
小说的奇妙之处在于,既能给人明显东北老工业时代背景下,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特殊感;又仿佛是80年代人集体的初中回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那些人和事在当时经历的时候,恐怕更多的是懵懂和无知,只是事后回忆起来才在文字加上了更多的深沉和成熟。
“这部长篇小说写于28岁,那时他过着白天在银行上班,晚上回家写作的双面人生,写完那天,已经是夏天了。我知道自己再也写不了这样的东西,可能我成了另一个人吧,从那时开始,我就要作为另一个人活着。”如果愿意记录,大多数人的青春、年少和人生应该都是精彩且不同的,只是鲜有人有这样的笔力和毅力罢了。
浮想联翩和光鲜亮丽之间差了一个付诸实践,而这样的鸿沟大多数人一辈子也逾越不了。

相关文章

  • 聋哑时代

    双雪涛的《聋哑时代》,就是关于一群少年人的故事,是属于李默、刘一达、高杰、霍家麟、艾小男、安娜的;他笔下的青春不是...

  • 读《聋哑时代》

    周国平说:“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我们排除做学问很实际的目的,读书就是我在吸取营养,把自己丰富起来。我自己感觉,...

  • 读书|《聋哑时代》

    文字所记录的东西,就是永恒的。爱别离终会被时间吞没,但写下他们,便永远留住了他们,也留住了曾经那颗跳动赤诚的心。 ...

  • 那些失去了的

    一口气看完了《聋哑时代》,书中刻画的这几个人物像极了我们一代青春时代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聋哑时代》是双雪涛的自愈...

  • 《聋哑时代》读后感

    这本书我很喜欢。 《聋哑时代》是双雪涛的一部自愈之作小说,他用温柔的笔调、元气饱满真挚的汉语、爱与温存的目光,打量...

  • 2018-07:活过聋哑时代

    作者双雪涛在接受《人物》杂志专访的时候说,自己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抽完了一整箱《中南海》把压抑了自己十几年的故事写了...

  • 聋哑

    我大声吼了世界一句 它却丢回一个洪钟巨响 让我聋于一切的响亮 我想若对孩子是微笑 也不致看到自己如野兽般的愤怒 若...

  • 聋哑

    今早大雾倾城 白色粘稠不输浓痰 便摘下潮湿眼镜在雾里 哆嗦一站 彻底失明一站 雾散已晚 穿行的浅光足以拨开闭塞 和...

  • “聋哑”

    老爸未经我同意,就将我喜欢的几卷彩带送给邻居家的小朋友玩了。 我看见了,但没有说他。因为有时候,做个聋子和哑子也挺...

  • 聋哑

    光阴不过指尖流沙 寂寞不离刹那繁华 我们都在岁月里装聋作哑 跌跌撞撞却闯来一身疮疤 如果时光不会说话 记忆又怎么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聋哑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vl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