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点:父母陪玩,能不能更有效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_腾讯视频
折射点是逻马生涯家长特训营新推的视频栏目,每周一更,聚焦亲子关系。
节目就观念、学习、专业及职业等众多方面的亲子差异进行探讨,通过街头访问了解孩子的心声,并辅以专家指导,帮助家长认识孩子,与孩子构建和谐健康的亲子关系。
01
你玩游戏么?
在我们采访的100个学生里,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在玩游戏,且多数为男生。不过,大多数孩子都有对自己玩游戏的时间进行控制。
父母对你玩游戏又是持有什么态度?
很显然,在学习期间,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比较反对自己的孩子玩游戏。
但当问到他们会不会阻止的时候,我们得到的答案又是截然相反,只要能控制好玩游戏的时间,他们是不会多加阻止。
对于时间方面,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方式,1小时、2小时、周末...或者是按周算
02
孩子爱玩游戏,有部分的家长会表现的特别紧张,对于这种现象,下面我们看林佳老师是怎么说的。
玩游戏耗费时间、精力很容易影响学习,更有部分孩子沉溺在游戏中,所以家长的担忧是非常能理解。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网络游戏并非“百害而无一利”,适度的玩游戏能够培养孩子很多技能,包括反应力、逻辑力、团队精神等,而且游戏也是青年人的社交语言、缓解压力的方式。
所以,对待玩游戏,主要在于把握“玩”的尺度。
03
对待孩子玩游戏,林佳老师给家长的建议。
首先,心态要好。别把游戏给妖魔化了,冷静的分析一下孩子们为什么玩。
如果是为了释放学习压力,那么无伤大雅;还有一些孩子表面上是在玩,实际上是在研究游戏,如:游戏怎么开发,精美的场景怎么制作等,这种行为不需要担心,反而有可能挖掘出他未来的专业和职业方向。
但是如果单纯为了追求感官体验、消磨时间等则要引起重视并及时纠正。
其次,沟通要“和”。高中生普遍个性张扬,独立意识很强,他们特别看着沟通中的对等,千万别命令他们,也尽量别给孩子套上希望的“枷锁。”
看似是表达关系,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要求。这种不平等的表现孩子是可以看出来的。
最后,方法要“巧”。首先,可以尝试引导孩子发展其他的兴趣,转移注意力;其次,和他探讨这种“玩”能与什么专业、职业相联系;最后,如果玩游戏仍不可避免,那么就要控制玩游戏的时间。
04
制定游戏时间管理计划,怎么做较为合理?
所谓游戏时间管理计划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建立规则,约定玩游戏的时间、时长等。
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规定每周的游戏时长,然后在每周时长固定的基础上进行方式选择:
第一种:工作日不能玩,周末和节假日玩上若干小时;
第二种:每天都能玩上少量时间,规则根据孩子的情况循序渐进。
很多家长会在孩子昨晚当日作业,睡觉之前,让他玩一会。但有研究表明,学习结束后,立即睡觉记忆率能维持在50%左右;玩一会再睡则会降到10%以下。
因此建议,如果是工作日,可以选择在放学后和作业前这段时间,经过一天的学习孩子已经非常疲惫了,这时候适当的放松玩一把游戏反而有利于提高后续写作业的效率。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休闲的方式不能仅限于玩游戏。
建立规则只是第一步,难的是如何遵守,如此,有些方法可以尝试:
第一,家长可以选择自己的某项爱好,建立机制规则等,和孩子进行交换,互相监督;
第二,是发展孩子的其他兴趣,特别是户外运动,转移注意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