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呢,这本书是2005年第1次出版的,而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读的已经是2014年 N版后的版本——这样一本好书竟然错过了十几年,实在是遗憾,于是忍不住想:如果我在2005年就读到这本书,这些年会少走多少弯路!但事实上,2005年我还没上过网呢,根本就没有途径听说这本书,遑论遇到它了。
于是我现在希望更多的青年教师别再错过这本书,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基本动机:分享和推荐。
这本书主要内容是对100个中学教育案例的点评,内容共涉及5个方面:教师自身素质提高问题,教学问题, 管理问题,师生关系问题和个别学生教育问题。
书中的案例,来自2005年以前作者在“教育在线”和“K12”等教育网站上和老师们讨论的案例,以及后来不断遇到的新案例,我手中的这本是2014年出版的修订版,不但更换了近三分之一的案例,又加入了关于教学案例的内容,十几个案例都是国外的,对比之下,很有参考价值。
1
2004年,作者受邀在教育在线“班主任论坛”发帖,点评老师们提供的案例,一年下来点评了近200个。在这篇文章里我跟大家来分享书中的一个案例,来看看王晓春教授指出了什么问题及如何应对问题。
案例题目是《班会课上的“白领教育”》。案例的提供者是一个高三老师。他发现周一班会课后去上课,学生特别认真,周四去上课学生就不那么认真。形成这样的规律之后他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儿。然后他就发现周一的班会课,班主任在给学生放电视,电视画面上出现的是一些白领阶层工作生活的片段,学生盯着画面全神贯注,眼里流露出的不仅仅是羡慕,更多的是渴望。播放视频之后,班主任说这是幸福的生活,这要靠自己的奋斗,想不想要这样的生活,怎样才能得到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工作呢?然后学生说努力学习。基本上每周班会课都是这样上的:班主任会先放一段录像,然后按学生的座位号,让大家一个个发言表决心。案例的提供者,于是醒悟的,怪不得在周一班会课,后来这个班里上课感到特别的轻松,原来班主任刚刚给学生进行了这样有针对性的“教育”。
王晓春教授是如何评价这种做法的呢?一针见血:这是在破坏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这位班主任搞直观教学,让学生见识白领生活,以刺激他们当人上人的欲望,以此作为学习的动机。和我们中国古代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目的一样。学生将来当了白领他们会觉得幸福吗?说不定更空虚了,因为失去前进的目标,到头了。还有更多的学生如果认定了自己,将来当不了白领,他们岂不就可以而且应该拒绝学习了吗?所以这种白领教育完全是为少数尖子生服务促使多数人赶快厌学的教育。作者认为教育本该提升每一个孩子的精神境界,这位班主任为了眼前的工作成绩,竟然引导孩子们把目标锁定在某种身份上,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有悖现代人的师德。
另外这位班主任强调的是外部激励而过分的外在动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非常有害,学生可持续发展最需要的是内在动机。其实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每天应该琢磨的是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是如何能够把学生带进知识的乐园,让学生真正喜欢自己那一门课,喜欢上学。这种老师实在不多,因为强调外部动力的教育方式,对教师本人素质的要求是不太高的,能管住学生低头做练习册就行。这就是为什么年年喊提高教师素质却始终不见明显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个教师当他天天琢磨给学生使计策,迫使学生学习的时候,他的专业素质肯定是会逐年下降的。白领教育不但害学生,而且也害了教师自己,这是一种浮躁。
2
上面这段文字基本上是作者的原话。类似这样的点评,在这本书里比比皆是,可能不中听,但是一语中的。
由此想到,成功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考试动员会……这些做法都是在学习的外围打转,而没有深入到学习的本质。这些做法越多,学生越难以安静下来,沉潜到学习当中。
这些做法,和几十年前的西方的行为主义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胡萝卜加大棒嘛,威胁利诱,软硬兼施。但是现在国内外很多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尤其是脑科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当学生体验到进步的时候,他会愿意更加努力的投入学习,努力会带来更大的进步,进步会追求更大的进步,这样就进良性的教育学循环。也就是说学习上的成功来自于一次又一次的小成功的激励。脑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了,当一个人有成功体验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形成一个奖赏循环。
教师如果不去学习,只是低着头去卡压学生,慢慢地耗去生命而一无所得:不能提炼出经由时间验证、理论检测的经验财富,就像一只受驱使的驴子,可怜可悲。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句话现在再提,依然不过分。
点评这么多案例,作者总的感觉是: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方法太简单了,而且多年如一日变化不大,无非是一边严管,一边奉献爱心,严管不见效就用爱心感动之,爱心感动不了就更加严厉地管理之,再不管事,只好借家长的手修理之,然而学校管不了的学生往往家长早就失控了,家长还在指望老师把她的孩子弄过来了,于是剩下的只有牢骚,无奈和疲惫。而且工作方法越简单,老师越感觉劳累,因为低科技含量,低效率的重复劳动,最磨损人的心灵,以这样的专业能力应付日新月异的社会和月初月期的新一代难免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为什么工作方法如此简单呢?因为思维方式简单,其工作方法中主观印象的含量远远高于智慧的含量,二者严重失衡,教师遇到学生问题很少,假设多种可能只做单向归因,而且对谁都这样归因。在更多的情况下,教师根本不问原因,甚至不想知道原因,只要你达不到我的要求上来就管就P,所以他从他们的教育方法中较少找到专业色彩,也就是说没有学过教育专业的人也完全能用这种方式工作,比如发火,比如评比,比如罚抄作业,比如不让回家,比如赶出教室,比如给家长打电话告状,这属于非研究生教育,非专业性教育,与其说这是教育不如说是管孩子。
所以王晓春教授说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
3
正如作者王晓春教授在序言中所说,案例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如果师范院校能开设案例研究课,在学生毕业后走进学校教课,当班主任会很快适应角色,减少很多挫折。如果学校里能经常组织教师讨论教育教学案例,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会提高的比较快。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学校领导者最应该读这本书,读完后领着老师们读,用各种激励教师们写案例分析,在全校教师当中持续进行案例研究工作。在全县、全市范围内都可以推行这一做法,发现榜样,再用榜样示范引领和指导案例研究工作,不搞一阵风,持续推进,日久天长,这个地方的教研风气、教育氛围就会有显著的变化。
于是又想到,为教师做培训,尤其是班主任培训,如果多一些案例分析探讨论,这样的培训效果会更好。现在的教师培训路子和中小学课堂其实是一样的,宣讲灌输,教师自己都没有体验探究学习的感觉,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
所以王晓春教授认为,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的科技含量,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光给教师布置工作指标是不行的,光用各种规章制度管卡压教师是不行的,光进行煽情的师德鼓吹是不行的,因为这些都是在打外围战。许多领导总想用单纯的行政手段来解决业务水平问题,此路不通,学术问题只能用学术手段解决行政管理,只是帮助创造一些条件而已。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有多种办法,案例研讨较好,值得提倡。
现在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在一头,专家们总是宣讲一些令教师昏昏欲睡的抽象理论,而在另一头,教师们则忙于总结停留于事物表面的浮潜经验,二者各走各的路,如两条平行线向远处延伸。
案例研讨,恰好可以把二者联系起来结合起来。案例研究的特点是就事论理,因为他就是从案例出发,所以他不脱离实际,老师们看起来亲切,又因为他要论理,他必须从案例中抽出理性的结论,所以它不致成为单纯描述性的文字,谈的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结论却往往与教师通常的想法相距甚远,震撼之余,就会有所启发。
今天怎样做教师?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教师也是专业技术人员,所以强调专业一点都不为过。
教育是成人之美的事业,是通过成就学生来成就自己的事业;而要想成就更多的学生,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专业水平上、在思想人格境界上去努力提升自己,不断反思、改进、再反思、再改进……这就是孔子所说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是一个如DNA分子结构一样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今天怎样做教师?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是永远值得反思的大问题。每一位教师不断借此审问自己,思考,然后行动,也许就会少走些弯路,少走一些死胡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