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堂妹妹参与的抗衰老养生馆开业 ,我和老程去捧场,蹭饭吃。绸乡缘一共八桌,排场很大,气氛热烈。
十二点多,急急忙忙去赶场次。参加高大上的讲座——垂虹讲坛。听讲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蹭本书,看看大作家。南京作家黄强的书《旧事风雅》。因为近几年觉得,人确实最好活出点腔调,而民国那段岁月确实,文人雅士影星美女云云济济,数不胜数,真的是“数风流潇洒人儿还看民国”!
这本书真如老同学小鱼儿所说,“真的漂亮。”有民国味道的“风雅”,我更感觉与小鱼儿家里的许多碗盆很配套,同样的“花里八字脚”。
花里八字脚的书更象民国时的月份牌,火柴壳,香粉广告,很有味道。
听课期间,我粗略翻翻,内容其实大部分已经看到过,黄作家的作用在于把许许多多查到的资料分类整理汇总阐述点评。
我想起了许许多多的综述论文,就是如此,说一个问题,查许许多多的资料,找出有用的,讲解它,证明它。
不管如何,黄作家是花了许多心血的,后面有名有姓的参考文献就是七十五本,可能都是大部头书,是一九九五年到二零一四年期间许许多多研究人士又一个个呕心沥血研究出来的珍贵资料,何其幸运,竟然只要用时间就可以换来这么多资料中浓缩而成的堪比八卦一样的,民国名人的衣食住行!
更让我高兴的是,听课时遇到许多只在简书中常常聊天的简友,他们可都是吴江作家协会的真正的女文人。对我来说,他们是我仰望般的存在。
所以当她们课后提出一起大公园看菊展时,我马上让老同学小鱼儿带上,一起去蹭“风雅”了。
感谢我自来熟的性格,我竟然与女作家们一路聊的就如老朋友一样自在。
大公园的菊花,应该说,可能不如去年旗袍小镇的多,大多数都席地而放,显得更不够精致高档,但是,在临水的亭台上以及房子里,还看到许多精品。不仅花冠大如盘,更看到好几种去年不曾见到的品种。
有锯齿纹的菊花 象太阳花的菊花黄金外壳的菊花
蔷薇美女更是处处留影,别致的花衬上她娇嫩的皮肤,真的完全不能相信这是个年轻的丈母娘,准外婆的人了。汾湖秀全程抓拍各具神态的看花人照片。
我们还在大公园门口与花儿一起合影。
我心里很开心,难说这群作家美女就不能代表这个时期的“风雅人士”。
说不准某年某月某日,某个文人,搜出现时代的“旧事风雅”,于是这群美女作家的某次偶然的看菊展,也是这个时代特有的“雅事”了呢!
于是又是满满的幸福感,又蹭上了“风雅”。今天收获不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