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
碎语——《史记》之陪跑者

碎语——《史记》之陪跑者

作者: 市井行走 | 来源:发表于2020-08-28 13:15 被阅读0次

        众多的陪跑者,夺冠无望,少数的坚持到了终点,大多数则中途退赛了。

        周朝能绵延八百年,周公旦居功至伟。作为武王的同胞兄弟,其影响力更是无人能比。摄政七年,内扶幼主,外平叛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因为周公旦,鲁国在诸侯国中也成了独特的存在。之所以那个年代叫“春秋”,是因为一部鲁史。国力不强,却能行天子之乐,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是无上的荣耀。也正是因为这个,鲁国诞生了中国思想界第一人的孔子。此后两千年,孔子的思想学说植入中国人的骨髓。不仅如此,在民间,解梦也托于周公。中国历史上伟人太多,能称为千古伟人的寥寥无几,周公旦算一个。

        燕赵多义士,慷慨悲秋风。燕国之初,召公周公分陕而治,实际上控制了广阔的地域。召公死后,燕国逐渐衰败,也经历过复兴,燕昭王时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几乎一举灭了齐国,成为一时神话。燕太子丹见秦灭六国已成定居,孤注一掷导演荆轲刺秦,可谓悲壮。燕国虽小,周旋列强之间,几次面临灭国之危,最终战斗到秦国一统的最后时刻,可谓顽强。相对而言,历史上召公戏份不多。但燕国社稷血食八百岁,於姬姓独后亡。司马迁将其归功于召公之烈,足见对其尊崇。

        赵不是最强大的,不影响赵氏一族的坚韧,每每危难时候总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赵衰择木而栖,随公子重耳在外磨难十九年,终得国政,为赵氏奠定坚实的基础;晋景公时,屠岸贾矫君命灭赵氏全族,仅剩一个遗腹子,竟能起死回生,复兴赵氏;范、中行攻赵简子,几乎走投无路,又反败为胜;智伯合韩、魏攻赵,赵在绝望之时又策反韩魏,灭了智伯;赵武灵王处于列强虎视之下,更有燕、胡和楼烦骚扰,举步维艰,毅然做出胡服骑射的决定,一举壮大。凡此种种,即便最终没能逃过灭国的命运,赵已经在历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国之兴衰存亡,天时地利人和。魏由晋六卿一跃为诸侯,已是战国时期,崇尚武力。天时魏不占优势,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人和。魏文侯时,对人才极其尊重,子夏、李克、吴起、西门豹等文臣武将都人尽其才,魏国国力达到了巅峰,诸强无一敢侵犯。文侯之后开始衰落,各国征伐不断,魏败多胜少。到了后期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战必丧地,依靠魏公子无忌勉强支撑。大势所趋,人力难以挽回。

        战国七雄,有主角也有配角,角色在不停转换,但韩国始终都只是配角。韩面积最小,国力也只和后期的燕国差不多。燕国尚能够偏安一隅,隔岸观火,偶尔浑水摸鱼搅和一下。韩四面受敌,无法自主。对列强来说,需要休养的时候,韩是最好的边界缓冲。休养之后,韩又是最好的掠夺对象。弱肉强食,无法避免。如果不是各国需要制衡,或许韩的灭亡还会提前一百年。

        吴越是解不开的生死冤家。吴想称霸必须除掉越这个心腹大患,越国想称霸也必须移开吴这座大山。从允常到阖庐到勾践到夫差,吴越基本是一报还一报。已入死地的勾践卧薪尝胆,终于一雪前耻,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从影响力而言,霸主的成色稍显不足。勾践的成功离不开范蠡和文种。范蠡是真正的人才,审时、度势、预判、抉择。能屈人下人,忍常人不能忍之痛,能富甲天下,享常人不能享之福。至于和西施泛舟湖面,不过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

      微子启和比干箕子被称为商纣时的三大忠臣,现在也很多人说他是叛徒汉奸。其实这只是立场不同,周和殷商都是帝喾后代,武王伐纣算是内部斗争,没有外族入侵。至于汉奸则扯得更远了,那时候还不知有汉。起码微子还是受百姓爱戴的,这就够了。微子的宋国是块肥肉,因为太诱人了,反而没人敢下嘴,怕招来嫉恨。宋襄公时曾经辉煌过,有趣的是,无论君主还是将军都是那么仁义,不乘人之危。这样的国家能存活那么久是个奇迹。宋国建国本是殷商遗民,而它的最后一位君主骄奢淫逸也堪比商纣,算是轮回吧。

        陈、杞是小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没掀起什么波浪。若非一个成语,恐怕都不记得杞国的存在。陈国也是碌碌无为,不同的是出了一个足以影响后世数百年的人物,陈完,也就是田完。此后田氏取代姜齐,在战国叱咤风云,东齐西秦交相辉映。都说将相王侯宁有种乎,用以出身平凡人的激励。不得不承认,起码在那个年代是这样的。舜之后代为陈,禹之后代为杞,契之后代为殷商,伯夷后代为齐,伯翳后代为秦,其余不胜枚举,不是帝王就是诸侯。

        郑国时间不长,花边谈资却很多,名声不佳。诗经中郑风爱情诗很多,因此被封建统治者定义为淫声,历来不怎么受待见。郑国自己还嫌不够闹腾,郑穆公生出了一个超级美的女儿夏姬,最大程度诠释了何为红颜祸水。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古今中外难出其右。

        管叔蔡叔品行如何不得而知,至少他们是不识时务的。周灭商,周公出力甚多,成王年少,周公揽大权。管蔡即便想取而代之,又哪来的挑战资本?蔡叔有个出息的儿子,让蔡国得以延续,比管叔幸运。只是这六百年真不容易,从头到尾被楚国欺凌,内耗又不间断。两度灭国,被迫迁都。春秋诸侯纷争,蔡国代表了那些无可奈何的小国艰难处境。

相关文章

  • 碎语——《史记》之陪跑者

    众多的陪跑者,夺冠无望,少数的坚持到了终点,大多数则中途退赛了。 周朝能绵延八百年,周公旦居功至伟...

  • 碎语——《史记》之司法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已下廷尉,廷尉,天...

  • 碎语——《史记》之四公子

    但凡有点势力多些钱财的,都会养几个门客,培植私人势力。战国后期,这股风越刮越猛,而战国四公子在这方面做到了...

  • 碎语——《史记》之夏商周

    生而神灵,成而聪明。三皇五帝本就是传说,上古的这些部落首领大抵都存在过,只是中间的传承不太可信。这也可以理解,成...

  • 陪跑者

    早间在体育场跑步,偶遇一群初中生正在进行体育测试跑,这跟以往的跑者有些不同,好几位陪跑者让我莫名的感动了一把。 估...

  • 陪跑者

    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大部分人都是陪练、陪跑。我曾经陪跑过早教行...

  • 碎语——《史记》之侠客行

    《史记》之所以伟大,除了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司马迁的选材。一百三十篇,从传说中...

  • 碎语——《史记》之失意人生

    突然在想,司马迁会不会也会有些许的失意,呕心沥血写出的两篇传记,竟然败给了后生晚辈寥寥的八个字。 冯唐易老,李...

  • 碎语——《史记》之当垆酤酒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这副对联,流传还是很广。至于对联出...

  • 碎语——《史记》之优等生

    一个班级里总有几个优等生和几个差生,碰上一个体弱多病又不爱管事的班主任,学生们就开始自由生长。 晋国一枝独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碎语——《史记》之陪跑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cl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