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诗闲读:“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唐诗闲读:“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作者: 鹤壁飞雪 | 来源:发表于2018-11-02 08:02 被阅读0次

杜甫有大胸怀,这是我们都承认的,他的脑子里始终装着他的国家。他的诗歌里总是饱含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常常以“诗圣”来称呼他,原因也正在于此,但是,他毕竟不是圣人,他还有他平凡人的感情,他的诗歌里没有口号,没有标语,有的就是真实生活的一帧一帧的纪实照片,也正因此,让我们觉得老杜是一个平常人,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情有亲情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脑子里只有国家的干巴巴的主义者。或者,这正是杜甫的伟大之处。

(杜甫像)

我们常常提起杜甫的伟大,就会提到他的《三吏》、《三别》,提到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还有那句经典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被写进中学的历史(语文课本不用说也收了)课本里,唐代文化里,杜甫就是这么一个抢眼的存在,其实,如果提到杜甫的个人情感生活,杜甫还有四句诗,细读却让人感动,这四句诗,跟上面的这两句经典出自同一首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五百字的五言诗,一百句,内涵当然是丰富的,而这四句,应当算是杜甫爱情与亲情的写照: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这几句放在一首伟大的诗里不显眼,因为这首诗太伟大了,他写尽了家国天下,写尽了国计民生,同样也写尽了儿女情长。但这四句常常不被人提起,这四句,视角太个人化了。什么是经典的爱情?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幸子和光夫,是杨过和小龙女?是经得起生死考验的感情,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生死恋,是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决绝与坚持?不是的,杜甫说:“庶往共饥渴”。

(《石壕吏》诗意图)

我们以前说过,杜甫是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的:1、要出仕做大官,为国家做贡献;2、要写诗,成大诗人。他很早就走出家门,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漫游天下(主要是吴越与齐赵),中间遇到过李白与高适,写了一大堆无忧无虑、壮心不已的诗;紧接着他又用了十年地时间在长安谋官,不幸的是这十年,他被李林甫给耽误了,他贫病交加,痛苦地在长安坚持,直到“肉黄皮皱命如线”(《病后过王倚饮赠歌》)的四十多岁,才终于谋得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正八品下的官职,任务就是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其实就是一个仓库管理员,他终于获得了人生喘息的机会,他决定接受这个职务之后,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要回一趟奉先县,因为他的妻子和家人都在那里,之前,他不可能带着一家老小在长安住旅馆吧,长安的生活水平,对于贫穷的杜甫来说,根本无法承担。

(衰病的杜甫)

甫一喘息,杜甫就想到了妻子,想到了家人,“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老婆和孩子寄居在奉先,无依无傍,漫天风雪,把一家人隔在两个地方。受冻挨饿的穷生活,我怎能长久不管?这一次去探望,就为了有难同当。他再也不能放下妻子了,他要与她“共饥渴”。

他当时并不知道,些时的安禄山已经在范阳起兵,唐代的社会从此便结束了它的盛世,迈入了坎坷多难的时期 。他终于过了渭水,到了奉先,一进家门便听到了满门的哭声,他未满周岁的幼儿刚刚饿死了,杜甫说:“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邻居都觉得可怜,做父亲的哪能不悲哀呢?

从此,杜甫再也没有抛下过自己的妻子与家人,他的诗里多次提到妻子与家人,虽然凄凉,但总归是风雨共担的。要知道,那是一个一夫多妻盛行的年代,杜甫这样的大诗人,守望自己的老妻,直到老死,杜甫留下了1400多首诗,诗里从不见暧昧之情。

(《月夜》诗意)

杜甫被叛军捉住困在长安时,他写了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月夜》),天边的明月,是杜甫思恋老妻的见证;有了成都草堂之后,一家人暂获安宁,杜甫写下了“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这是杜甫少有的安闲时光,这是一家人的天伦之乐。当战乱当前,一家穷困时,杜甫写了“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百忧集行》)穷饿的杜甫看了一眼妻子,妻子也正愁眉不展地看着他;杜甫生病时,“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是老妻在担忧焦虑;杜甫在他乡时,“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是老妻寄来思念;当战乱平息时,“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他与妻子分享欢乐……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一生写了大量诗歌的杜甫(他的最终人生目标达成了一半,他成了伟大的诗人),没有一首诗是专门歌颂爱情的,但杜甫的爱情渗透到了他每一个生活琐碎里,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到处都有老妻的影子,我们说,这应当才是最美丽的爱情,这种爱情,美到了平凡之极,美到了只剩下四个字:“老夫老妻”!但谁敢说,老夫老妻不是最伟大的爱情呢?

相关文章

  • 唐诗闲读:“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杜甫有大胸怀,这是我们都承认的,他的脑子里始终装着他的国家。他的诗歌里总是饱含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常常以“诗圣”来...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 闲读唐诗

    最近两年挺喜欢读唐诗的,觉得读唐诗总有一种特别的韵律和心境,这种感觉是在初高中学习这些唐诗的时候所没有体会...

  • 闲读《唐诗》(1)

    《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闲暇无事,翻阅《唐诗》,虽页码厚达近2000页...

  • 星耀小学三年一班,郭文玉《亲子共成长》共读

    今天陪孩子共读唐诗三百首,半小时

  • 亲子共读唐诗,怎么找到合适的版本?

    白露星洲 发完前篇“和孩子共读古诗那些事”后,多人询问我们亲子共读时使用的是什么版本的唐诗。 我们家的唐诗类书籍,...

  • 王维的《竹里馆》赏析

    近两个月闲赋在家,终于有时间读《唐诗鉴赏辞典》了。每天上午读两、三首,细细品位,可感受到唐诗的美好。 ...

  • 唐诗共读目录

    点·石悦读会一百首古典诗歌共读第四期 唐诗共读目录 【7/16~8/5】 1.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2....

  • 五律 中秋夜下怜嫦娥

    五律 中秋夜下怜嫦娥 闲卧秋空下,心飞到广寒。 空闻风动树,惟见露侵衫。 坐久观人境,愁生叹世缘。 谁能私语共,玉...

  • 打打酱油

    闲文杂记读几篇,唐诗宋词时时念。 虽为歪理加诡辩,亦能荡气冲云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闲读:“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cq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