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但愿花开早,能将宿愿偿,满庭花簇簇,开得有多香。
简书里有友友熟悉这首《兰花草》吗?这首歌曲是八十年代由台湾传入大陆,当时是非常火爆,成为八十九十年代极受欢迎的流行歌曲。而我当时也认认真真将其摘抄到歌曲本中。被它夜夜不相忘的深情和忧伤,对未来美好的向往所迷倒。曲调更是低吟浅唱,郎朗上口,听一遍就让人记住了。
后来,一个偶然,我看到说这首歌歌词的作者是胡适,只是当时这首歌曲的台湾创作者不好说出来,在词作者一栏里填了佚名。
1924年,胡适在安徽西山游玩。离开时,曾做过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和国务总理的熊希龄夫妇,赠与胡适一盆兰花草作为离别礼。胡适小心妥帖地将它回到城里,劳心劳力地经营,可叹的是,直到秋天兰花草也没有开花。于是胡适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叫《希望》的小诗。也是表达了作者对当下中国风雨飘荡的忧伤,对未来中国强盛的企盼。
《希望》
现代·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1921
又一个偶然,我知道了路边常见的开着蓝紫色花朵的绿化植物就是歌曲中的兰花草,这让我很震惊。远在天边的东西一下就落在我面前,触手可及。(那个远去的年代对台湾歌曲的神秘感)
兰花草在市区的绿化带随处可见,它不但耐旱易长,而且花期长,春夏秋都在开花,花量是特别大。虽然它的花朵没有香味,但蓝紫色的花朵,非常显眼,漂亮。
不知为什么叫它草,其实它可以长成小灌木。
知道了兰花草的典故,每次看到它,熟悉的曲调由然而生,倍感亲切,心生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