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什么年纪干什么事,以前是读书,然后是工作,而现在身边一谈及到的话题总逃不过结婚生子,并且这个话题总容易触发口舌之战。
一好友准备今年年底结婚,还没真正踏入婚姻呢,矛盾就接二连三。每次寻求公判总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我们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一点忙也帮不上。这总能令人深思:究竟何为婚姻?
而谈到婚姻,我瞬间想到由杨绛所写的《我们仨》,或许这本书里可以告诉我们婚姻的一二。杨绛没用华丽的词藻,仅用平淡但不失温度的文笔娓娓讲述了她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一家三口的温馨趣事。那才是我印象中婚姻的样子。
《我们仨》一共分为三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以及「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开篇的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写述了杨绛经常做一个被钱钟书丢下的梦,梦中她孤身一人,不知何去何从。虽说是梦,但这也是杨绛后来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
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写述了杨绛痛失丈夫和爱女的沉痛经历。她以一个梦境的形式讲述了在探望病重的女儿和丈夫的古驿道上往返的日常,至此家不再是家,而是客栈。最后女儿病逝,隔年丈夫也离她而去。
最后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才是本书的精华之处。在这部分杨绛真实记录了她是如何陪同钱钟书赴英进修,在牛津度过了一段充实又平凡的婚后生活。既然是夫妻生活,总少不了矛盾和争论,但是他们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我摘抄了杨绛先生在书中写道的一段话,是这样的:
我们觉得吵架很无聊,争来争去,改变不了什么。我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遇事两人一商量,就决定了,也不全依他,也不全依我。
杨绛口中的钱钟书除了读书,满腹才华之外,给人的印象就是“笨”和“拙”,在英国生活中的家务他一窍不通,所以杨绛就担起贤妻的重责。可他也不会恃宠而骄,在杨绛坐月子期间,他学做餐,干家务,虽然一塌糊涂,但却值得嘉奖。
他们从不会要求对方做什么,而是自己主动去干什么,不委屈自己也尊重对方。就像杨绛从来都是晚睡晚起的习惯,这与大部分读书人是相悖的,钱钟书也不例外,但他从来就不会要求杨绛必须要“改邪归正”。或许这才是他们婚姻幸福的密钥之一吧。
或许有人会说,杨绛和钱钟书能一直相濡以沫,恩爱到老,是因为他们家境优渥,一身才华,不愁生计,自然也不会因为柴米油盐变得面目狰狞,狼狈不堪。
我只能说非也。他们家境优渥是真,一身才华也不假,不然也不可能去英国进修,学成归来。但是他们也不是一直顺当的,不幸赶上了文化大革命,两人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双双接受“改造”,女婿不堪重辱选择自缢,女儿被迫过家门而不能入。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生活是黑暗的,可这并不影响他们依旧可以苦中作乐,举案齐眉,因为黑暗的尽头总会是黎明的到来。
书中最触动我的一点就是他们一家三口的相处之道。回国以后他们经常居无定所,但有对方的地方便是家。女儿钱瑗对于他们来说是“宝”是“杰作”,他们不像亲子关系,倒或是亦师亦友。书中也写到了许多他们与女儿的生活趣事,并附有几封与女儿通信的稿件,十分有趣,大家可以一阅。
书籍是他们一家三口共同的精神来源,而家人便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所以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坚定自己想做的事,就如同杨绛所写道: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婚姻二字很简单,其可定义为男女双方以某个目的为由自愿达成的一段长期合作关系。但难在于目的是否坚定,自愿而非被迫,以及合作中的对等需求。
建立婚姻的目的可以是为了爱情,也可以是为了搭伙过日子或是其他,不存在高尚与否,只有目标一致。我们常习惯地想婚姻能带来什么,却极少去思考我得付出什么,就算有所付出也会误入“为这个家好”的谬论,以满足一方的掌控欲。家本就是依附人而存在的,一旦出现“为这个家好”就会有一方被迫选择接受,久而久之需求就会不对等,婚姻的目的也会随之动摇,最终宣告婚姻破灭。
现实的婚姻中,幸福美满是少数,平淡凑合是大众,曲折坎坷更不少。每个人都想从一段婚姻获取幸福,可大部分人最终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甚至是伤痕累累。故而逢人便哭诉自己遇人不淑,命运多舛,以此想冲淡社会对婚姻不幸者冠以的“羞耻感”。
可又有多少人明白,婚姻的基础是两个人,家这颗幼苗是需要双方共同呵护与灌溉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才能为家人遮风挡雨。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当代适婚龄者对待婚姻更加严肃甚至是抗拒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