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

作者: 李课课 | 来源:发表于2020-06-27 19:16 被阅读0次

宋代的朱熹有一首《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这首诗说明光阴的宝贵,来劝学子们珍惜时光,好好学习。

他用了池塘春草和阶前梧叶,来表达时光的转换。

我们感受时光的变迁,季节的轮换,恰恰是通过这些自然的万事万物来感受到的。

清代刘熙载《艺概》中有一段话: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

我小学的校园曾经有三个大花园,还有一些小的花坛和许多的树木。它们是季节的接收器,它们是时光的展示器。在小学的时候,我就能分清梧桐、法桐和泡桐,因为这三种树木学校都有。我还在教学楼前的那个花坛中巨大的冬青上面看到过有红色的果实,我才知道冬青原来是可以结红色的果实的,当然冬青要足够的大,因为平时见到的冬青都太矮小了,所以见不到上面结果实。我还在花园的边上见到过很碎小的蓝紫色的花,用手一搌就染的手指发蓝,我当时还想这个花采的多了是不是这个可以用来做墨水……

然而现在学校早就把所有的花园都拆掉了,一些大树也砍伐掉了。后来小学的校园改成了一座幼儿园,却十分多余的用塑料隔板把所有的土地都隔了起来,仿佛很高级,其实很low。

想起刘熙载所说的:“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这所校园便再也没有了自然的气象,精神也自然无所寓了。

想起了一种病名——自然缺失综合症。

这是一种悄悄侵袭,润物细无声的疾病。

我们的教育环境,往往导致了这种综合症的产生。我们的课程设置,我们的教育体系,我们的教育环境,我们的居住环境,都在导致自然缺失综合症的发生。

游学,现在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物,很多人可以有条件到世界各地去游学,但是那种随时随地可在自然中游学,却变得非常稀缺非常珍贵。

致病因素从来都不是一种,有的时候恰恰是无形的。预防和治愈这种疾病,恰恰也要从环境去入手。很多人可能没有想过,一个与自然相融的宜居的环境,恰恰是世间大药。

将所有的自然都摒除在外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失败的校园。

现在很多的校园教学楼建得很漂亮,设施也很先进,但是他们恰恰忘记了在其中装入自然,装入这种接收天地四季的巨大设备,而这些是再先进的教学仪器也无法代替的。

但愿将来校园的设计,会改变这一现状,让我们在校园中能够感受到池塘春草,梧叶秋声。

相关文章

  • 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这个新鲜词语,就这么出现了。刚才孩子的语文老师在学校的QQ群发了张六年级毕业考的试卷,上面的阅读题...

  • 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是由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提出来的一种现象,即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也有人对其给出自己的解释...

  • 自然缺失症

    宋代的朱熹有一首《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这首诗说明光...

  • 自然缺失症

    雨后,孩子们对小水洼充满了好奇,除了小水洼还有在水洼中游泳的蜗牛,这是孩童时期最纯真的模样,这种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是...

  • 自然缺失症

    最近在看一本与自然缺失症儿童相关的书,书中强调自然在童年成长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勾起了很多儿时在自然里撒欢的记忆。 ...

  • 城市人的“自然缺失症”——看到走地鸡都大惊小怪

    01 上周去参加了自然学校环保志愿老师的招募课,听到了一个新词——“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是指现代城市儿童...

  • 亲子精心时刻——与孩子共享大自然

    《林间最后的小孩》的作者理查德·洛夫呼吁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他认为“自然缺失症”会让“这一代孩子远离大自然,并...

  • 您和孩子有“自然缺失症”吗?

    “自然缺失症”也称“大自然缺失症”,在城市中并不罕见,因为城市中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少,大家已经越来越习惯于人工环境和...

  • 《万物有灵且美》:孩子,愿你明白残酷的生活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

    生活在这个被钢筋水泥包围、被各种电子产品淹没的城市,好多孩子都患上了“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是什么? 它是...

  • 儿童“自然缺失症”的危害及教育干预

    儿童“自然缺失症”源于美国学者理查德·洛夫 (Richard Louv) 于 2005 年正式提出的儿童与自然环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然缺失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mvfktx.html